彭羽看著郭嘉、典韋皆麵露難色,也知道收回必然讓士兵們不滿,微微沉思道“速去收回,就說收上的這一半,回洛陽後,由我個人補足並多給一半,可若是有人膽敢抗命不交,違令者斬!”
典韋立即領命“尊令!”
郭嘉、荀彧、戲誌才看著彭羽翻著白眼,這一來一去,彭羽恐怕虧大了,要知道這上交的一半,再加上彭羽回洛陽歸還的一半,還有彭羽多給的一半,折合錢物怕不下數千萬甚至上億錢啊,郭嘉、戲誌才暗自咂舌。
荀彧卻對彭羽的作為大為欽佩,一臉讚賞的看著彭羽。
本來這米糧多少石,還讓彭羽頗有些沉重,回洛陽後哪裏去搞這麼多米糧呢?可當換算為錢物之後,心中大安,不就數千萬錢,億錢而已嘛,老子那個決定不是輕輕鬆鬆花費個數千萬上億的,大不了找衛家借,實在不行再找陛下貸一筆就是了。
典韋去收回兵糧,兵丁聞言上交一半回洛陽後可以給個全份,皆是樂不可支,要知道自從跟著彭羽,可從沒聽過彭將軍說話不算的,兵丁們信得過,而且這彭將軍有錢,所以別說上交一半,全交了有何不可?所以典韋此次收糧甚至比放糧來的還快,眾兵丁皆踴躍參與,生怕收滿就不要了。
收糧收的輕鬆,放糧百姓就更加簡單了,彭羽大手一揮,此事就交給荀彧處理了,這可是彭羽的蕭何,這點小事怎麼可能辦不好。
而且這事看起來似乎容易辦,可實際上卻很有些難度,誰多分一些,誰少分一些,這些可不好掌握,讓典韋郭嘉去做這事,怕是將自己洛陽的全部產業盡數搬來,怕也是不夠,彭羽可不敢讓他們來,所以這事隻能交給荀彧了。
荀彧暗自苦笑,不過辦起這事倒是遊刃有餘,彭羽又極為信任,如此多的糧食盡數交給荀彧,竟然能做到不聞不問,甚至告知荀彧“你辦事,我放心,無需回報”。
讓荀彧無語的同時,心中倒是十分火熱,暗道這個主公倒是灑脫,真正做到用人不疑啊。
至於那批老農自然對彭羽感激涕零,可因糧食歸來隻一半,這些糧食讓全家活命依然有些勉強,特別是這些老農,早已年老體衰,種植不了太多的莊稼,聞聽此事,彭羽靈機一動,讓這老農征招了幾乎養不活自己的兩千老農大軍,還揚言越多越好,衣食住行,皆有彭羽負責,隻需種植彭羽所需的莊稼就是。
這些老農幾乎隻能等死了,聞聽彭羽征招,更是興奮不已,私下斷言,彭羽簡直就是活菩薩。
而兵荒馬亂之際,廢棄良田也是極多,彭羽命眾人在宛城之中開辟了一處種植基地。
這個基地不大,可卻實行軍事化管理,由典韋親自負責。
郭嘉等皆是莫名其妙,可彭羽卻興奮異常,暗道自己的想法怕隻能讓這些擁有幾十年經驗的老農才可能創造出來吧。
彭羽的想法非是其他,乃是後世影響了全世界的雜交技術和嫁接技術,可彭羽也隻是知道這技術,自己可什麼都不會,隻好組建一支老農大軍拚命的嚐試。
彭羽的想法極為簡單,隻是多了一條生財之道,還能讓大漢百姓皆有糧可食,隻是可惜這技術難度太高,竟讓這種了幾十年地的老農們也是一籌莫展,好在彭羽根本不計較成敗,隻管嚐試就是。
老農們也是頗為無奈,不知這公子到底想些什麼,可反正彭羽管衣管食,既然公子愛瘋陪他瘋就是了。
就這樣宛城的老農大軍從今天開始就為彭羽在嚐試雜交和嫁接了,這雖然有兩千老農一起嚐試,可依然過了好久都沒什麼進展。
這件事一直等到數年後,在彭羽危機,幾乎一窮二白,什麼都沒有的時候,才終於被創造出來,這項技術的產生也給了彭羽一個死灰複燃,東山再起的機會。
這些事後話,暫且不提。
這事就如此定下了,眾人雖然不解,卻對彭羽救濟百姓和救濟老農的做法感到十分的欽佩,要知道一個軍法攻占了城池,不去動手搶劫一番已經是奇跡了,而彭羽不但不搶劫反而救濟民眾,這讓郭嘉、戲誌才雖然有些不以為然,卻也發自內心的一種敬重。
特別是荀彧,更是從彭羽身上看到了一位大漢忠臣的風範,心中更是斷定彭羽是天下官員的楷模,也是士族中人一個最好的榜樣了。
不管彭羽的想法如何,他可再沒時間想下去了,因為陛下的聖旨終於到了。
“……彭羽、董卓立即返回洛陽,不得有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