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以為彭羽猶豫不決,繼續進言道“將軍,虎牢關有賈詡、徐晃鎮守想必無虞,而我等又將黃巾大軍一掃而空,潼關、函穀關想必亦是無虞,將軍無需操心此處,隻需一鼓作氣攻下武關……”
“奉孝,可知我彭羽之誌?”彭羽打斷郭嘉的話,反問道。
郭嘉一愣,不知彭羽為何現在提這個問題,隻得問道“嘉不知也”
彭羽回頭看著洛陽,手指京都方向喃喃的道“此處乃我家也”不等郭嘉回話續言道“它可承受不起兩個‘想必’啊。”
郭嘉、呂布、典韋皆心中一驚,皆看著洛陽方向,久久無語。
郭嘉突然想到彭羽的贈言“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雖然心有不甘還想進言,卻也知道彭羽決心已下,郭嘉也隻能就此作罷。
彭羽立即傳令打掃戰場,收拾輜重,靜待兩關消息傳來,再決定攻打武關還是回軍洛陽。
郭嘉心中暗道“快馬一來一回也需耽擱不少時日,倘若再決定是否攻打武關恐怕有些遲了”但是主帥不許,郭嘉也隻得照辦。
一連數日郭嘉皆在思索彭羽那句“洛陽是我家”的話語,心中亦難免對遠在洛陽臥龍莊中置酒的老叔有些掛念。
而且通過此事郭嘉對彭羽的心腸偏軟亦有些喜憂參半,憂的是彭羽身為主上,統領萬軍卻有些兒女情長,喜的是彭羽身處高位,卻對幫助過自己的人念念不忘,重情重義,這些讓郭嘉也有些無可奈何,不過心中暗思跟著一個講感情的主公倒也少很多後顧之憂,心中倒也釋然許多了。
特別是郭嘉聽聞彭羽傳令在三關口修整更有些無語了,這命令無疑彰顯出彭羽猶豫不決,如若退軍則立即回軍函穀,如若進軍當趕緊揮軍追敵,可彭羽卻下令在三關口修整,讓郭嘉更是有些無奈了。
郭嘉有心進言,可彭羽軍令已下,怎麼好朝令夕改,反正留守此處雖然無用卻也無過,隻好暫且強忍受下了。
可彭羽的這道奇怪的軍令卻給郭嘉又一次震撼,郭嘉更感覺到彭羽真是如有神助一般,因為誰也沒想到,彭羽在三關口修整的古怪決策,竟然給彭羽帶來了一個極大的好處,這個好處不但讓郭嘉、呂布、典韋皆目瞪口呆,甚至讓多年以後,眾人每每想起都覺得暢快之極。
原來彭羽一行在三關口等待消息的時候,卻等到了潼關的消息,要知道潼關與三關口的距離可是超過函穀關與三關口距離的,所以彭羽十分奇怪,為何潼關的消息反而先來一步呢?
原來潼關的消息,並不是自己的斥候的回報,而是許攸送來的一個消息。
隻是許攸恐怕沒想到的是,這個消息卻帶來了一係列的變故,而一係列變故又造成了另一些事情的發生,雖然當時似乎並不顯眼,卻像蝴蝶效應一般持續發酵,最後形成了一個讓彭羽興奮了好多年,卻痛苦了終生的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