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彭羽也沒心思再窩裏鬥了,黃巾大軍複來,彭羽部首當其衝,來不得半點馬虎,隻好全身心投入到應戰之上了。
虎牢關,將軍府。
彭羽雖然號稱21歲,實際上隻有17歲,不過幾年來的軍旅生涯,出生入死,又久居高位,氣質倒是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甚至身高都高了不少,足有1.75米以上,要知道在東漢除了呂布這樣的奇葩長到近兩米外,一般人都是1.7米之間,所以彭羽身高還算不錯,也換了一套更加得體的盔甲了。
而彭羽在這一年間,還被呂布逼著習武,跟隨大軍操練,雖然時有偷懶,與將領差距依然甚大,可好在對付一般士卒倒是勉強能對付一二個了,也算小有收獲。
當彭羽身著嶄新的盔甲大馬金刀端坐虎牢關大帳主帥位之時,更平添了一股英姿勃發的將軍之氣。
因高順駐守潼關,趙雲、許攸被駐守函穀,所以這次將軍府中升帳此兩部無法前來,至於麾下賈詡、郭嘉、呂布、徐晃、張遼、張郃、典韋、方悅、周倉等人當然聚集將軍府中了。
眾人道“見過將軍”
彭羽擺手道“都自己人,不必多禮,坐。”
“謝將軍”
彭羽得知黃巾再度襲來,立即升帳商議對策。
“黃巾賊心不死,張寶再度來犯,虎牢首當其衝,我等如何退敵?諸位不妨明言之。”
呂布、徐晃、張遼等人經過相處之後,知道彭羽這類決策詢問的當是左右軍師賈詡和郭嘉,所以都沒有開口。
果然,郭嘉笑道“黃巾兵精糧足,決心已下,不克虎牢,絕不退兵,將軍詢問退敵之策,難矣。”
賈詡眯著眼一言不發,隻是略微輕輕點下頭。
彭羽剛開口就被郭嘉給堵回來,可郭嘉說的又是實情,而且這兩大軍師可是彭羽的智囊,輕易得罪不得,彭羽隻好問道“那該如何是好?”
郭嘉似乎胸有成竹笑道“退敵之策難上加難,不可為也,而殲敵之策隨手可取,何不戰之?”
賈詡依然隻是輕輕點了下頭。
彭羽心中怒罵,一老一小兩貨裝深沉,不等老子親自詢問,兩人還在打啞謎。
賈詡在,彭羽可不敢隨意謾罵“還請先生明言。”
郭嘉道“虎牢關險,張角三十萬大軍尚無法拿下虎牢,張寶這次再來虎牢,強攻則依然是無功而返,虎牢之勢堅守即可,不足慮也。”
說半天等於沒說,這不還是死守之計,彭羽心中怒罵不已。
郭嘉看著彭羽臉色不善,趕緊說道“將軍,此次黃巾再度前來,依嘉看,虎牢兵多將廣,險關一座,黃巾強攻虎牢乃是下下之策,黃巾欲要奪取虎牢,必分兵強攻函穀、孟津,一旦函穀孟津失守,虎牢大軍必然會前往救援,如此虎牢空虛之際,黃巾再強攻虎牢才算有幾分勝算,否則必是徒勞無功罷了。”
彭羽點頭道“奉孝所言,言之有理。”
郭嘉笑道“黃巾欲取虎牢,必先取函穀、孟津,我等可先在虎牢大張旗鼓,揚言欲出關與黃巾決戰,再火速出軍先黃巾一步於函穀外埋伏,如此定能大敗黃巾左路之軍,如若左路軍傾巢而來,我等還可趁勝追擊,拿下武關,斷黃巾左路一臂。”
彭羽眼中一亮,尋思黃巾要來攻打虎牢,恐怕還正如郭嘉所料,如此一來函穀先伏兵於外,再突然襲擊,定能大破黃巾。
沒等彭羽點頭,賈詡眯著眼喃喃的道“黃巾必取函穀,卻不必先取函穀啊”
彭羽一愣,尚未明白賈詡什麼意思,就看到郭嘉似乎一驚,皺眉思考片刻,立即朝賈詡一抱拳“先生所言甚是,嘉拜服。”
彭羽隻好問道“先生所言何意?”
郭嘉笑道“賈先生料定,黃巾欲取函穀,必先攻潼關,我等當伏兵於潼關之外。”
彭羽立即明白了賈詡的意思,憑借潼關和函穀關兩天下險關,黃巾欲取殊為不易,特別是兩關皆在彭羽之手互為援助,要想拿下函穀,難上加難,所以賈詡斷定,黃巾一定舍近求遠,先取潼關,一來可斷函穀之近援,二來可斷潼關以西長安及涼州援兵,三來還可解黃巾後顧之憂。
綜合思量之下,黃巾的首要目的,一定是取潼關,而不是拿下函穀。
兩個天下頂級智囊,一席話就將黃巾軍動向了若指掌,彭羽及眾將皆覺得仿佛勝券在握一般。
一念至此,彭羽再不猶豫,立即傳令,郭嘉、呂布、典韋隨自己出軍一萬火速增援函穀,留賈詡、徐晃、張遼、張郃、方悅、周倉等人領軍三萬鎮守虎牢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