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羽奇道“如何行事?”
郭嘉笑著指北門道“北門之外伏兵五千餘,運糧之軍必能一網打盡。”
彭羽點點頭,這黃巾沒有防備,倉促之下別說五千,二三千說不定也足夠了,可都在北門伏兵,誰去燒糧呢?“五千足以,可中牟城外就沒有伏兵,又該當如何?”
郭嘉指著北門道“將軍,五千兵丁一擁而上,斬殺中牟運糧之兵不過片刻之間,斬殺之後,先登營立即啟程趕往中牟城外,如此豈不是分兵了?”
彭羽皺眉道“先登營來回奔波,恐被中牟察覺,我看還是讓先登營待命中牟城外,你看如何?”
郭嘉搖頭道“不可!能在中牟領軍的渠帥必是謹慎小心之人,得知糧草被劫,必複出一軍以探虛實,如若不能將此軍一網打盡,待其回稟中牟主將,其人必知張角之事乃是謠言,如此中牟必堅守城池,我等再無燒糧之可能,將軍三思。”
聽聞郭嘉的解釋之後,彭羽明白了,其實郭嘉的計策就是料敵先機,打黃巾一個時間差,五千兵丁斬了運糧之兵後,放其兵丁回報謠言,郭嘉認為就算如此,中牟黃巾依然不會大軍盡出,而是會出一隻數千人的隊伍前來探察。
當繼續伏擊中牟探察之兵後,先登營立即前往中牟城外,而中牟中渠帥經過糧車被劫,大軍被滅之後,一定對張角被圍於虎牢深信不疑,自會領大軍出征救帥,如此,中牟城外的先登營才能乘虛而入,焚燒其糧草。
郭嘉的這策略簡單至極,卻又複雜之極。
簡單在於誘敵出擊,然後再乘虛而入。
複雜就複雜在郭嘉的謀略謀的是中牟渠帥的內心,通過對中牟渠帥的設想,一步步將其引入圈套,不得不說此計極為巧妙,可又讓人有一種想當然的感覺。
要知道,人性最難被洞察,人心最難被估測,而郭嘉謀的正是人性與人心!
看著地上粗略的地圖良久,抬頭看了看遠方的中牟城,長出一口氣,心中尋思,反正也沒更好的辦法,現在傳令的兵丁依然在路上,不久必至中牟,到那時就連此計都無處可用,而且虎牢關恐怕也是更加危險,不如一搏。
而且彭羽對郭嘉,比郭嘉對他自己更有信心,雖然觀察力有所缺乏,但是身為一個頂級謀士,洞察力郭嘉可絲毫不差,一念至此,再不猶豫,彭羽眼神一凜“奉孝所言甚是,奉孝立即傳令吧。”
郭嘉看著彭羽也是滿心的感動,要知道郭嘉可是接連錯了兩次,一次是濮陽同意呂布伏擊,二次是估錯兵糧囤積之地,這兩個錯誤,不但直接關乎此次出征的成功與否,更關乎五千大軍甚至彭羽自己的身家性命,可彭羽依然對自己深信不疑,郭嘉暗暗發誓,事不過三,絕不會再發生疏漏。
當下,彭羽、郭嘉、呂布、典韋四人齊聚,郭嘉將計策一一說明,先登營攜帶桐油之物隨大軍一起全往伏擊運糧之軍!
計策定下,一行五千大軍先行至中牟前三十裏處埋伏,將兩天內運糧之兵全部斬殺,再留下一批俘虜,當劫殺運糧兵丁數次之後,假裝不備讓俘虜逃回,以給中牟通風報信,再等中牟探察之兵丁前來,將其滅殺之後,呂布、典韋、郭嘉立即領先登營返回中牟南門埋伏。
一旦見彭羽埋伏之處火起,呂布、典韋立即殺入中牟,焚燒兵糧,如此大事可定!
彭羽一行立即執行郭嘉的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