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酒宴(2 / 2)

王玉做東,是第一個,他也不客氣,大大方方的站起來,本就俊美絕倫的容貌,飲酒之後麵生紅暈,如同白璧染霞,像畫中的人一樣。還未吟詩眾人就已被他的豐姿所動,吟過之後,更是引得滿堂喝彩。連楊帆也百忙之中停下嘴叫了聲好。

輪到楊帆作詩,他卻微笑著放下手中但筷子,想也不想,別人以為他胸有成竹,卻沒想到楊帆拿起酒杯,自斟自飲來三杯。而後對旁邊但祝英台說:“該你了。”

眾人絕倒,這種時候都要說什麼今日文思不濟之類的場麵話,這位倒是毫不客氣,又拿起了筷子。

於是這般行酒,楊帆酒來即幹,無論是填詞還是做事,他都不摻和,隻是在那大吃大喝。

酒席散的時候,楊帆已經是半醉半醒。

眾人搖搖晃晃但回到龜山書院,書院早已安排了房舍。無論學生是貧是富,都一樣的居所。二人一室,楊帆同祝英台正是同屋。

香爐小幾,屏風雕床,房間布置但倒是雅致。

祝英台楊帆二人相扶著走進房中,楊帆一頭栽在床上,發出一聲微哼。

祝英台本來迷離的眼睛立刻變的清亮,從嘴裏拿出一片青色的玉葉,倒了杯茶,將那片玉葉子放進茶水中,不一會兒,葉子變了顏色,茶水中散發出一股酒味。將變成白色的玉葉子拿出來,收回懷中。

“英台,這是何物啊?”一聲問話讓祝英台一驚,手裏的玉葉子差點掉在地上。本來應該在床上躺著酣睡但楊帆竟然沒事人一樣看著他。

祝英台心中一凜,心道自己難道看錯了人,這楊帆竟然是個城府如此深的人?

楊帆搖搖晃晃的站起來道:“哎呀,口好渴啊!”走過來拿起桌上那杯茶咕嘟咕嘟的喝下去。祝英台沒來得及阻止,楊帆醉的更深了。

那片玉葉子是用昆侖山上的醉玉雕成的靈物,醉玉是酒道中人千金難求但神玉,隻要將玉石放在酒中,不一會兒玉石變青,如同喝醉。而原本的酒漿就變得很淡。

那小小的一杯水被醉玉泡了,簡直和最烈的酒也沒有分別。楊帆喝下去後,又倒在床上喃喃道:“好酒,好酒!”

祝英台望著床上的楊帆真不知道該如何評價,到底是是毫無心機還是心機深沉呢?

祝英台看那楊帆不省人事的模樣,微微歎息道:“灑脫坦蕩本事好事,隻是酗酒大醉,終究不合聖賢之道。隻是希望將來不是大敵才好。”

楊帆在頭暈腦脹之中聽到祝英台歎息的聲音,卻以為是現代朋友開的玩笑,不由吟道:“

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

天地既愛酒,愛酒不愧天。

已聞清比聖,複道濁如賢。

賢聖既已飲,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鬥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為醒者傳。”

這首李白的《月下獨酌》是他前世常常掛在嘴邊,專門用來醉後解嘲的,今日雖然是醉著,但吟誦起來還是順暢無比。

祝英台吟了幾遍暗道:這樣詩才,難怪被孔林看上。又將那詩吟誦了幾遍,更是心中讚歎,再看楊帆已經微微發出鼾聲。

但得酒中趣,勿為醒者傳。我卻是不敢醉,也不能醉啊。

“撲擼,撲擼”祝英台聽到聲音後將窗戶打開,飛進了一隻信鴿。

祝英台伸手捉住信鴿後將綁在腿上的信取了下來。

看完後,祝英台靠近蠟燭將信點燃後,攤開了一張紙。

研磨,蘸筆。

寫完後,將信重新綁在信鴿的腿上,將鴿子放飛出去。

輕歎一聲,時間不多了呢。

鬥室之間,不知是誰的歎息,如此惆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