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說書人(1 / 2)

半月之後。

天雍城城邊,一處偏僻客棧。

天雍城極其浩大,城中樓台萬千,戶員百萬,這一月來,天雍城外又湧入了一大批陌生的麵孔,將城中客棧住的滿滿當當。

一個年輕的人影坐在客棧外的茶攤,頭戴笠帽,低頭喝茶。

一旁,一個頭戴舊巾的說書人,手執拍板,自顧自占了一處方桌。四周圍了一圈看客,都頗有興致地等著這說書人開講。

隻見那說書人挺身綻舌,朗聲道,“話說中原大勢,世人皆知天下正道,有著六門、九宗、十三壇之說。殊不知,在這六門前頭,實則另有隱秘!”

這一番首語,就將不少人的興致調動了起來,紛紛探前傾聽。

“還有何隱秘?”有人忍不住問道。

說書人臉上帶著神秘的笑容,伸出兩個指頭,衝著四周圍坐的人群比劃,吊足了勁。

“雙邪!“

“此乃兩家強橫無比的魔門,傳聞雙邪最喜滅門殺伐,其中皆是嗜殺成魔的妖人,統率無數魔門邪教,但如今,世人卻對這兩家一無所知!”

“你這老丈可莫要胡說,我走南闖北這麼多年,怎麼從未聽說過這什麼雙邪的?”有人疑道。

“嘖嘖嘖,這雙邪統率無數魔門,門下自有萬千下屬,豈需要親自露麵?你若不信,他日找個魔門潛伏一年半載,便知我胡說與否。”說書人說著,旁人頓時輕笑起來。

“那這雙邪,和我們這太霄宗,哪個厲害?”有個年輕的小少年好奇地湊近問道。

“問得好!依我看,光是太霄宗一家,怕也不是雙邪對手,但若六門合力,可就不好說了。”

說書人捋了捋袖子,喝了口茶水,潤了潤嗓子,繼續道,“如今六門同氣連枝,底蘊雄厚,就拿咱們頭上的太霄宗來說,掌教玄胤真人那可是神仙之流,一身修為通參造化,乃是正道執牛耳之人,再加上太霄宗的鎮教之劍“青鸞”,如今六門,當以太霄宗聲勢最為鼎盛!”

“那這六門,是哪六門?”

“嘿嘿,這六門來頭可大了,老丈我有拙詩一首,就說的是這六支門派:

九州息河塵霄起,萬方風隨人世遊。

焰落寒山餘霜燼,淨瓶覆水問誰收。

嚐盡百草知世味,閑把浮生作青牛。

神農到此應不死……”

“什麼鳥詩!去去去!少在這糊弄人!”一個壯碩大漢不等他說完,不耐地打斷道。

那老丈站起來,拿出一個破碗,訕訕笑道,“糊不糊弄,諸位全聽一樂,但凡有閑財給上一二的,也不枉費老丈一番辛苦。”他說著,拿著碗逐漸從人群前方走過,有給上一二文錢的,也有聽完就走的,也有置之不理的,但那老丈都始終含笑,耐心一一走過。

最後,說書人走到那頭戴笠帽的年輕身影旁,那人從懷中取出一兩碎銀,放到說書人碗中,擲地有聲。

“多謝客官!”說書人眼睛一亮,忙謝道。

笠帽身影一聲不吭地站起身,轉而向客棧外走去。

這笠帽身影便是蕭離。

十日前,他來到天雍城這座城南客棧,就在此住了半月的客房。

他要在這裏等候太霄宗開山。這幾日他在天雍城中見到了不少年輕的身影,和他一樣,這些人也是去玉虛峰上拜師的。這可和國監書院不同,六大門派之首的太霄宗開山收徒,足以將半個中原的奇才妖孽引來,論拜師之人的質量和數目,可不是凡界中所能比的。隨隨便便,都有上萬人。

而太霄宗的開宗試煉,他在這幾天的打聽下也逐漸得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