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周恩來鄧穎超一生全部積蓄最後都用在了哪裏?(1 / 1)

周恩來鄧穎超一生全部積蓄最後都用在了哪裏?

知識窗

周恩來一生十分節儉、節約,從不浪費。周恩來生前夜裏和早晚起床總是穿著一件毛巾浴衣,時間長了,早已磨得像“紗衣”一樣,但他補了又補、縫了又縫,一直穿在身上,就是不肯換掉。甚至出國訪問時,他穿的也是打補丁的內衣。一次訪問途中,他的內衣髒了,被拿到我國駐外使館去洗。大使夫人看到他陳舊的內衣後,流下了難過的眼淚。大使夫人責怪工作人員說:“原來你們就是這樣照顧總理的啊!這是一個大國總理的衣服嗎?”但是,她哪裏知道,是周恩來不允許他們去給他添置新衣服的。

“一雙皮鞋穿十幾年!”今年3月5日是周恩來誕辰117周年的紀念日,周恩來和鄧穎超生前警衛秘書、中央警衛局原副局長高振普少將在天津追憶總理時這樣說。

高振普20來歲時在北戴河開始成為周恩來的警衛,當他第一次為周總理擦皮鞋時,吃驚地發現,總理的鞋底前腳掌處的皮料竟然是補上去的。他一時難以理解,可是等到後來日子久了,便慢慢明白:原來總理那雙皮鞋已經換過兩個鞋底。

吃飯是“兩菜一湯”,跟普通百姓沒有兩樣;穿衣是補丁和毛邊,一件襯衣一穿就是一二十年;看戲一定要買票,還連警衛員的一起買;到公園去散步,絕對不會封園、不讓別人進、戒嚴……

“周總理的簡樸恐怕今天的人們沒法想象。”高振普說,在總理身邊工作,才懂得什麼叫高尚,什麼叫偉大,什麼叫廉潔奉公。

高振普還介紹,周恩來總理在大的方麵為國家做貢獻,在小的事情上也想著老百姓。比如下雨了,他就會讓司機慢一點,特別是雨大的時候,不要濺起來,濺到馬路邊走路的群眾。

周恩來身後沒有留下任何私人財產,他和鄧穎超一生中的全部積蓄最後都交了黨費。他與鄧穎超生前相約,死後不保留骨灰,骨灰撒在祖國的江河大地上,真是“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本刊編輯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