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琳娜公主的話是解釋,是溝通,也是命令,作為拜林斯遠征軍的統帥,軍官們選擇了服從,無條件的服從,於是濟濟一堂的政務廳很快重新空曠下來,四個精銳步兵軍團的軍官們各自返回了駐地,留下來的則是不以防守見長,並且剛剛才組建一個月的狂獅軍團的軍官們。
作為第十騎兵大隊的上尉大隊長,達恩自然也在其中,不過和其他同僚不同的是,達恩已經知道葉琳娜公主和圖倫將軍為什麼單獨留下狂獅軍團的軍官了。
準確的說,留在政務廳裏的並不是狂獅軍團的所有軍官,而僅僅是上尉以上級別的軍官,包括軍團長馬特烏斯將軍在內,總共隻有十五個人,而這十五個人就站在葉琳娜公主殿下和圖倫將軍麵前,靜靜地等待著。
“先生們,你們是精銳的狂獅軍團的勇士,是拜林斯王國最忠誠的戰士,所以,我會把最重要的秘密,也是最重要的任務交給你們………”
科尼亞王國是一個麵積四十萬平方公裏,擁有九百萬人口國家,這個國家與拜林斯王國一樣,同樣與納格蘭草原接壤,是塞薩利亞帝國的北方屏障,隻不過,領土與人口都剛好是拜林斯王國一半的科尼亞王國,所處的地理位置要遠遠好於拜林斯,而受到的來自獸人的威脅也遠遠小於拜林斯。
僅僅需要防守住幾個山口,科尼亞王國就能夠保證自己的安全,讓獸人無法侵擾到科尼亞人的生活,這自然讓科尼亞人得到了遠遠超過拜林斯人的財富,也得到了遠遠超過拜林斯王國的和平。
隻是,財富與和平生活卻讓因為與獸人不斷發生小規模衝突,因此骨子裏也一直保持著勇武彪悍精神的科尼亞人滋生了別的東西,驕傲、自大,與野心,讓科尼亞人無法接受自己國家的土地沒有貧瘠的拜林斯王國多,所以………
戰爭爆發了,不是針對獸人,而是針對同樣抵禦獸人的拜林斯王國,為了得到更多的土地,為了彰顯自己的武功,科尼亞王國與拜林斯王國成了生死仇敵。
突然爆發的戰爭讓拜林斯王國吃了大虧,但是反應過來之後,絕對不弱於科尼亞人的拜林斯軍隊就給予了科尼亞王國一個深刻的教訓,常年與獸人交戰的拜林斯軍隊,與僅僅隻是守衛幾個修建在山口堅固城堡的科尼亞軍隊硬碰硬後,毫無懸念地獲得了勝利,如果不是因為納格蘭草原上的獸人威脅,不是因為科尼亞人遠超拜林斯王國的財富,不是因為塞薩利亞帝國的調停,那麼拜林斯人是絕對不會輕易罷手的。
當然,即使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拜林斯王國不得不和科尼亞王國保持了表麵上的和平,可是仇恨卻已經深深埋下,戒備與提防也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
不甘心的科尼亞人和拜林斯王國的戰爭或大或小、斷斷續續地維持了幾百年,總體而言,科尼亞人基本上沒有占到什麼便宜,這讓耗費了無數金錢的曆代科尼亞國王很是不滿,而這種不滿,在塞薩利亞帝國內戰爆發後,終於有了宣泄的地方。
同腓特烈國王不同,科尼亞國王雖然同樣畏懼塞薩利亞帝國的龐大,可是卻對腐朽的帝國沒有多少敬意,尤其是當曆代科尼亞國王想到塞薩利亞帝國那更加廣闊的土地,更多的臣民,就更加無法抑製內心深處的羨慕與嫉妒了。
當一個王國的野心積累了幾百年時,自然而然就會把一些律法、道德丟在腦後,尤其是當塞薩利亞帝國看起來已經分崩離析,一夜之間建立的幾十個小王國互相不斷征伐,導致塞薩利亞帝國許多土地已經無人管理時。
那麼肥沃的土地,卻因為戰火荒蕪,而那麼多百姓成為亂民,而不是農民、匠人、士兵………
眼睜睜看著邊境另一邊發生的一切,科尼亞國王終於無法忍耐下去了,和腓特烈國王一樣,不願意為爭權奪利的塞薩利亞王公貴族出力的科尼亞國王多利安,卻絲毫不介意出兵為自己搶占更多的土地。
於是,留下必要的防衛獸人的軍隊,留下足夠的提防拜林斯王國的軍隊,多利安國王毫不猶豫地拿出了剩下的、最大的力量,發動了自稱的正義入侵。
一支支科尼亞軍團毫不客氣地踏上塞薩利亞帝國的土地,把土地上的一切,不管是財物還是人,都擄掠一空,而如果有敢於反抗的人,科尼亞士兵會毫不猶豫地揮動手中的利劍。
必須要承認,相比於塞薩利亞帝國腐朽的正規軍,科尼亞軍隊要強悍許多倍,就算是塞薩利亞貴族們精心訓練的私軍,也不是久經戰爭考驗的科尼亞軍隊的對手,而打著為遠在塞薩利亞帝國首都的可馬特二世皇帝平亂的名義,科尼亞軍隊實際上占據了所有能夠占據的土地。
一切都很順利,一切都很美好,忙於內戰的塞薩利亞帝國沒有人關心邊境發生的事情,就像沒有人關心盧瓦爾行省一樣,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