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2(2 / 2)

幾乎所有炎黃帝國的子民們在欣賞完了在自己家園土地上冉冉升起的蘑菇雲之後,也化作了核爆的附屬品——粉塵,在一片廢土中飄散。炎黃帝國迄今為止的全部文明,也在此畫上了句號。一切,又將重新洗牌。

不知過了多少年,核戰後的華夏大陸早已麵目全非,在這片廢土上,沒有國家,沒有秩序,沒有道德。幸存者們早已忘卻了先輩的傳承,把他們生活的這片大陸稱為,大荒。真是一個諷刺的稱呼,文明又從原點重新開始。

為了重建往日華夏文明的榮光,或者是為了一己私利,又或者隻是為了能夠生存下來,大荒成為了不同勢力割據的地方。難道戰爭已經消化完了前次核戰獻上的生命,又要開始大快朵頤了?

這個時候,出現了一名英雄。他天賦異稟,又深諳戰前的科技文化。他組織起了一支義軍,在大荒與其他勢力斡旋。那些割據勢力或者認同了此人的觀點,加入了這位英雄的陣營,或者頑固不化,最終為英雄所消滅。

最終,在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之後,英雄終於統一了整個大荒。人們爭相讚頌著他的豐功偉業,也憧憬著重建的文明與秩序。但是在這個時候,英雄自己卻陷入了迷茫與彷徨。他回顧起自己征戰的那些年,以及當初立下目標的場景。他開始懷疑,一統大荒,究竟是重建秩序與文明的希望,還是說隻是一個短命王朝的循環?

經過思考,他相信了後者,然後選擇了自我放逐。沒有人知道英雄去了哪兒,有人說他在一個原始村落隱居,有人說他獨自出海,離開了大陸,還有人說,他其實已經離開了這個時空,到了另一個世界。剛剛統一的大荒失去了領導者,終於又一次陷入了無序。各種勢力又一次在大荒興起,隻是這一次,沒有誰敢站出來,說自己可以像之前那位英雄一樣,統一這片廢土。因為所有人都知道,那位英雄,無人可以比擬。

我已經老了。英雄建立自己的偉業時,我不過是一名黃口小兒。現在,大約過去了八十多年了,如果英雄可以看到現在的大荒,不知道他會有何感想?

這片土地現在固然荒涼,畢竟核戰的創傷不可能很快治愈。但是,有一種肉眼看不到的活力,在這片土地上欣欣向榮著。這種頑強,或者說是倔強的生命力,正是在英雄自我放逐之後出現的。我想,這應該就是英雄他留給我們的最大財富吧。

孩子,在你即將踏上這片廢土之前,我給你兩條先祖的箴言。

第一,在大荒這片廢土,要自力更生,不要過於依賴他人。

第二,如果你想在大荒活下來,你應該要有幾個可信賴的隊友。

第三,數學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