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州被揍得臉部紅腫,口齒不清地道:“你們要血洗全城,豈是我能阻止得了的!你不要大話欺人,引我上當!”
韓平路道:“大臨方麵已經議和,我們可能要撤兵了,但我們現在入了城中,卻遇到了激烈的巷戰,百姓與我軍作戰,你認為誰的損失大些?”
“當然是百姓的損失巨大,你們這幫屠夫,殺害無辜百姓,天理不容!”知州想到巷戰一起,百姓將要有一多半被殺,心中不忍,口氣未免帶了些酸澀。
韓平路道:“我們隻是占領一段時間而已,不是要了這座城池,所以請你和百姓說一聲,隻要放下刀槍,等正式地議和文書一簽定,我們就立即退兵,現在他們這麼激烈的抵抗實在不值得。”
知州想想也對,議和成功之事,他也早就知道了,既然如此,驃騎軍撤兵是早晚的事,不如等朝廷的旨意下來,讓他們自己走人好了。他點頭答應,隻要驃騎兵不殺害百姓,他願意在聖旨下達之前,維持城中的治安。韓平路這才放開他,把他帶到了將軍府。
城中此時已是大亂四起,不少流氓地痞趁機搶劫,百姓們既要拿起刀槍和驃騎兵對打,又要對付這些趁火打劫之人,忙得不可開交。
知州在將軍府裏發出告示,說明驃騎軍不會在這裏久留,議和完畢之後,就會退兵,讓百姓暫停巷戰,如果驃騎兵不退,再開打不遲。
這告示發地極為艱難,混亂中有的百姓不信,有的怕信了之後,反遭驃騎兵殺害,他們得罪葉秋得罪得太深,很怕他記恨報複。經過知州的反複解說,驃騎兵又發出告示,表示議和完後,他們立即退兵,決不多留,百姓這才慢慢平靜下來,但是造成的損失還是巨大地,城內的生活無法在短時間內恢複。
葉秋始終也沒入城,一直在軍中休養,他也沒趁勝報複,全當自己從沒被俘過,一句反攻倒算的話也沒說過,他還把武梁地種種製度帶進廣州,但明確表示,這些法規隻在他占領的這段時間內實行,等他一走,廣州城還得重新遵守南漢的法律,交稅服役。
知州看了驃騎軍頒布的法規條款,心中暗歎,如果不實行這些,百姓也不知道,可一旦實行起來。那他們就都看到了好處,等以後南漢再接管廣州,百姓便會想念起葉秋,這樣的話,豈不是又要起變故,朝廷的統治不穩了!
熙恩也得救了,她被明教之人救出後。藏在一個地窖中,未免讓她想起那個地牢內的苦難,幸虧待的時間不長,否則葉秋又不在身邊,她非得瘋了不可。回到營中。她先是好好洗了個澡,香花用了一大堆,這才讓她感到舒服起來,陪著葉秋大吃大喝一頓,為肚中添些油水。
巨大地帥帳中。坐滿了驃騎軍地將領,春風因為救了葉秋一命,所以也得到了個座位。不過坐在葉秋身邊的仍然是熙恩,她在最危難的時刻也沒離開葉秋,其地位得到大大提高,無論是葉秋還是驃騎將領都不再把她當成個服侍人的小丫頭,禮遇甚佳,如同公主。
將軍們大聲喧嘩吵鬧,喝得麵紅耳赤,隻有葉秋一人不能多喝。麵色青白,仿佛隨時都會暈過去地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