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看了一眼柳述,接著又看向牛弘和楊達說道,“牛尚書和楊納言,二位有什麼看法?”
“微臣覺得柳尚書的題議,是個不錯的選擇,伊吾眾將立下如此功勞,當應厚賞。”牛弘說道,其實他是有自己的算盤的,在兩年前當宇文成都進宮麵聖的時候,他當時正好在仁壽宮碰到宇文成都,對宇文成都的印象非常好,特別是他得知宇文成都在仁壽宮向皇上請纓出征,被聖上任為行軍先鋒官之後,很是看好宇文成都。
楊廣聽牛弘說完,又看向了楊達,楊達是個耿直的大臣,自當官以來他從不結交朋黨,軟硬不吃,猶如宋代的包公一般,執法公正,因此很受隋帝信任,就連楊素這種嫉妒心極強的人都稱讚他為“有君子之貌,兼君子之心者,唯楊達耳。”用後世的話來說就是‘你小子是個很清純的人。’但楊達還有一個和楊廣相似的特點,就是喜歡用強有力的手段去解決問題。
隻見楊達走上前,拱手說道,“柳尚書和牛尚書的提議不錯,但微臣卻有點不足。”
“哦,楊納言有何補充,不妨說出來。”楊廣對這個楊達很有興趣,因為他在這半年的執政期間,經過和楊達的半年相處,他發現楊達對問題的看法和自己有些相似之處。
楊達繼續道,“想必殿下知道,我大隋各地子民安居樂業,唯有齊地民風彪悍,屢次爆發動亂,波及甚廣,民不聊生,但那裏的將領卻無什麼作為,因此我大隋需要派一位名氣強盛的將軍去駐守,才能震懾那些別有用心的人,而宇文成都將軍的軍事才能如此突出,不如讓他像楊義臣一樣,外任為齊地的一方大將,也好鎮守一方安寧。”
楊廣沉思了一陣,覺得楊達的話很有道理,自己也是這麼想過的,齊地現在是自己的弟弟漢王楊諒的轄區。其實他早就想插足進去了,但就是想不出合適的理由。
當年楊諒受到文帝的寵愛,被任為並州總管,管轄著從崤山以東到滄海,南至黃河的五十二州。楊諒還得到隋帝特許可以便宜行事,可以不拘泥於法律條文。楊諒自認為他所在的地方是天下精兵的聚集地,他看到太子楊勇因讒言被廢黜,常常怏怏不樂;到蜀王楊秀獲罪,楊諒極為不安,因此暗中懷有異圖,借防禦北方胡族之名,積極在自己的屬地裏,大規模地征崐發工匠夫役,修造武器,招集亡命之徒,光身邊的私人門客就將近數萬。目的很顯然,想要準備在隋帝駕崩後起兵,與自己的哥哥爭奪大隋天下。
楊廣通過派到齊地的人員彙報,了解到這些事情後,就惶恐不安,但奈何找不到證據,何況還有自己老爹對楊諒的寵愛,如果沒有足夠的證據,自己是根本動不了他。
楊廣點了點頭,朗聲說道,“宇文成都將軍威震塞北,功蓋漢代霍去病,那本宮初步決定升宇文成都的官職升六級為車騎將軍,勳位升二級為大將軍,此外兼任齊郡總管,其餘諸將均連升三級,大夥覺得如何?”
“謹遵殿下之命。”四人上前跪拜道。
“好,楊仆射和牛尚書去安排官職封賞和物品賞賜的事宜,柳尚書和楊納言去負責後天臨朝大封的準備工作,務必在明日早四更之前,辦妥一切事宜。”楊廣滿意點了點頭,下達了指令。
“遵命”四人應了一聲,心裏苦逼道,“娘滴!又要加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