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養生益壽與四時
春季養生的方法
春天,萬物複蘇,百花綻放,綠意盎然,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故養生者在精神、飲食、起居等各方麵,都必須順應春天陽氣初升、萬物始蘇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使陽氣暢達。
精神調養
春應於肝,肝喜疏泄調達而惡抑鬱,生氣動怒易導致肝氣鬱滯不舒,久之易患肝病。故在春光明媚之日,應踏青郊遊,登高觀景,遊山戲水,加強戶外活動,務使精神愉快,氣血調暢,學會製怒,不生悶氣。
起居調養
春回大地,人體的陽氣開始趨於體表,皮膚腠理逐漸舒展,肌表氣血供應增多而肢體反覺困倦。宜晚睡早起,舒展形體,在戶外呼吸新鮮空氣,信步漫行,並注意防風禦寒,養陽斂陰。
飲食調養
春季陽氣初生,宜食辛甘發散之品,不宜多食酸收之味,尤其應適當食用麥、棗、豉、花生、香菜、蔥、薑等辛溫發散食品。對生冷黏雜之物、米麵團餅,不可多食,飲酒不宜過量,以免損傷脾胃。
運動調養
春季氣候很適宜體育鍛煉,應早起鍛煉身體,到空氣清新之處,打球、跑步、玩拳、舞劍、放風箏、做健身操等,取其所好,盡量多活動。
防病保健
春日溫暖,溫熱毒邪開始滋生,致病微生物生長繁殖,感冒、流感、肺炎、麻疹、猩紅熱、流腦、急性支氣管炎等傳染病多有發生、流行。故應加強防禦,多開窗戶,讓空氣流通;加強鍛煉,提高機體免疫能力;用食醋熏蒸法或室內置薄荷油,或口服板藍根衝劑等以預防疾病。少接觸毒物,慎用或不用有損肝髒的藥物,注意自我保健按摩,均屬防病措施。
夏季養生的方法
夏季炎熱酷暑,雨水較多,悶熱難當,晝長夜短,萬物競長。應之於心,夏季養生要順應陽盛於外的特點,注意養護陽氣。
精神調養
在炎夏之季要保持神清氣和,對外界事物有濃厚興趣,培養樂觀外向的性格,切忌發怒,使機體氣機宣暢,通泄自如。
起居調養
夏季作息,宜晚睡早起,加強自我防護,避免烈日曝曬;午飯後要安排午休,以消除疲勞;提倡洗溫水澡,以清潔皮膚,消暑防病;炎暑天氣,不可過於貪求涼快,不可在室外露宿、臥居潮濕陰冷之處及坐冷石冷地,不可在過道、風口處乘涼,以免風寒濕邪乘虛侵襲;衣衫勤洗勤換,不穿濕衣或曝曬幹的衣服。
飲食調養
夏季天氣炎熱,人的消化功能較弱,飲食宜清淡易消化,適當選酸辛食物,以增強食欲。如大小米粥、紅綠豆粥、烏梅赤小豆湯、豆製品、黃瓜、苦瓜、豆芽、蘑菇、白菜、西紅柿等,適當搭配一些瘦肉、魚、蝦等葷食;還要多吃些西瓜、甜瓜及水果,有助清涼解暑;少吃油炸、刺激性食物及肥甘厚味、過鹹食物;吃涼拌食物,一定要注意清潔衛生;冷飲適可而止,且不宜冰鎮。
運動調養
最好在清晨或傍晚較涼爽時進行體育鍛煉,散步、慢跑、打拳、做操等均可,但不宜參加過於劇烈的運動,以免汗多損傷陽氣。出汗較多時,適當飲用淡鹽開水或綠豆鹽湯,但不可飲用大量涼開水,也不要運動後用冷水沐浴、洗頭,以免引發寒濕痹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