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2015年高考語文語言基礎知識
直擊高考
作者:何傳躍 張紅民
一、考情分析
語言基礎知識的考查曆來是高考語文試卷中重要的內容,主要包括語音、字形、詞語、病句等的考查,從2015年各省份高考語文試卷的總體情況看,語言基礎知識考情大致有以下三個特點:
1.語音、字形題量收縮,單獨命題趨於減少。從語音考查情況看,廣東卷、四川卷、湖北卷、天津卷、浙江卷、湖南卷單獨命題,重慶卷將語音和字形的考查合為一題,全國新課標卷Ⅰ、全國新課標卷Ⅱ、安徽卷、福建卷、山東卷、北京卷、江蘇卷沒有單獨命題。從命題形式看,主要是辨別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例如廣東卷以辨別詞語中加點字讀音是否相同的形式出現。從選用詞語看,多音字、形聲字、音近字、習慣性誤讀字是考查重點。
從字形考查情況看,安徽卷、山東卷、四川卷、湖北卷、天津卷、浙江卷單獨設題,全國新課標卷Ⅰ、全國新課標卷Ⅱ、重慶卷、福建卷、廣東卷、湖南卷、北京卷、江蘇卷沒有單獨設題。從命題形式看,字形考查還是按照傳統的辨別錯別字的形式出現,主要是辨別詞語中的錯別字,選取的基本是兩字、三字、四字詞語,有的引入俗語、諺語。考查重點是形聲字、音近字、形近字中的易錯字,以及日常生活中使用頻率較高的詞語、熟語、慣用語中的易錯字。從題幹要求看,全部是要求選出“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提升了考查難度。
2.詞語考查突出比較辨析,命題形式趨於合並。2015年高考語文在詞語方麵突出了對考生比較辨析能力的考查。比如山東卷的近義實詞比較式考查,湖北卷的近義實詞、虛詞比較式考查,天津卷、江蘇卷的近義實詞、成語比較式考查,還有新課標卷Ⅰ、新課標卷Ⅱ、湖南卷的近義成語比較式考查。將兩字詞語和四字成語合並考查的,有重慶卷、四川卷、浙江卷;按常規方式考查成語使用的有安徽卷、山東卷、廣東卷,其中安徽卷、山東卷考查在語句中辨析成語,廣東卷則是考查在具體語段中辨析詞語。
3.病句考查仍是重中之重,命題形式趨於穩定。從2015年高考語文病句考查情況看,除北京卷、湖南卷沒有單獨設題直接考查外,其他省份高考試卷都是單獨設題直接考查。比如重慶卷、福建卷以主觀題形式考查,新課標卷Ⅰ、新課標卷Ⅱ以及山東卷、安徽卷、廣東卷等均以常規的客觀題形式出現,考查內容重點集中在《考試說明》規定的六大基本病句類型中。其中考查“搭配不當”的有6句,考查“成分殘缺或贅餘”的有8句,考查“結構混亂”的有7句,考查“不合邏輯”的有6句,這四類病句類型是考查的重點。從病句所選語句看,或來自報紙雜誌,或來自網絡媒體,或來自熱門話題評論,材料貼近生活實際,充滿時代氣息,體現出關注生活、與時俱進的選取原則。
二、趨勢預測
語音、字形考查以往多以靜態考查方式為主,即給定相關詞語,要求辨別讀音、書寫的正誤,而近年來,多在具體語境、語意中動態考查語音、字形正誤,使命題更能突顯出實用性,無疑提升了考查難度,這種命題形式值得關注。另外為減少分值,語音、字形考查也可能以主觀題形式出現。當然,由於高考越來越注重對閱讀和寫作能力的考查,對字形也出現了分解考查的情狀,如在名篇名句默寫、現代文主觀題以及作文書寫等項中,有些省份對漢字書寫的不規範現象提出了扣分要求,這是對漢字的隱性考查,也應當引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