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據統計,我國成人血脂異常患病率為18.6%,約為1.6億人。有關專家指出,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和物質生活的改善,但我國廣大人民的健康水平並沒有相應提高,特別是落後的飲食習慣和養生保健的科學知識並沒有同步提高,不科學的餐飲方式使健康麵臨“缺乏的依然存在,過剩的令人擔憂”的尷尬局麵,大量存在著“吃出來的疾病”。這種情況與我國人民傳統重視預防和養生保健的理念是大不相符的。

我國的傳統中醫十分重視“未病先防”,即所謂“不治已病,治未病”,認為基本的養生調整是成功治病的重要關鍵。例如,平素加強體育鍛煉、調攝精神情誌、注意膳食結構調整等,就可提高機體抗病能力,這是中醫預防學區別於其它預防醫學的關鍵所在,也是中醫預防學的優勢和特長。因此,我國具有悠久的疾病預防和養生保健的優良傳統,然而,對於高脂血症如此嚴重的情況,是不是國人對身體健康的最大忽略呢?

本來,傳統中醫對類似高脂血症以及由此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等並發症的臨床表現和治法,很早就有比較詳細的論述。中醫認為,膏脂為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但過多攝入就會形成高脂血症。特別是飲食失當、喜靜少動、情誌刺激、年老體衰、體質稟賦等因素,皆可使膏脂攝入、轉輸、利用、排泄失常,皆會使血脂升高。可見,高脂血症很大因素是由不良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造成的。那麼,我們如何從生活的點滴細節入手,培養健康而科學的生活習慣,以此預防高脂血症的侵襲呢?從中醫對於高脂血症病因和病機的闡述便可看出,首先應該調整飲食結構,降低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的攝入量,控製總熱量,減少食鹽攝入量;其次是改善生活方式,進行有效減肥、控製煙酒、加強有氧運動,以此控製血壓,消耗過多脂肪,防止動脈硬化;再次就是調整心態,保持健康的心理。特別是要堅持飲食療法和體育鍛煉,才能有效地將血脂保持在正常的水平。

當然,對於已經患有高脂血症的患者,借助藥物降低血脂也是非常必要的,特別是中醫藥對於降低血脂十分有效。中醫中藥不僅沒有毒副作用,主要是能阻止動脈粥樣硬化症的形成,有利於心、腦、腎等重要髒器和血管疾病的防治。中醫主要采用反治法固本治標,辯證論治地針對性治療高脂血症,從補腎、補氣入手,兼以化瘀祛痰,具有良好的療效。

中醫除了藥物治療高脂血外,還有一些很有特色的非藥物治療方法,比如按摩、指壓、針灸、穴位、泡腳、氣功、太極拳等,都具有一定的降脂作用,簡單實用,方便易行,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隨時運用,既具有養生保健的功效,又具有預防治療的作用。

總之,傳統的中醫養生就是根據生命的發展規律,達到保養生命、健康精神、增進智慧、延長壽命的目的。那麼,我們如何根據中醫養生的規律來預防和治療高脂血症呢?為此,我們從中醫養生保健和預防治療的角度,編撰了《高脂血症患者的中醫對症生活》,主要包括高脂血症的中醫認識與辨證、辨證分型的對症生活、中醫治療方法、中醫飲食療法和日常生活保健等內容,具有很強的科學性和實用性,非常係統而深入。

中醫是特別講究對症治療的,並按照辯證分型的方法將高脂血症分為脾虛濁痰型、濕熱鬱結型、肝鬱化火型、胃熱腑實型、陰虛陽亢型、氣滯血瘀型、肝腎兩虛型、脾腎兩虛型8大類型,本書則以此為據,相應地介紹了臨床症狀、發病原因、辨證確診、中醫治法、中藥處方、指壓療法、飲食療法、食療藥膳等內容,以便廣大患者根據自己的情況對症預防和治療。

本書為廣大高脂血患者提供了許多中藥處方和中醫治療技術等,在此僅供參考,中醫是最講究對症施治的,不同的患者具有不同的情況,因此提醒廣大患者一定要在有關醫生指導下對症用藥和治療,謹遵醫囑,本書隻是指導你們用以養生保健和預防治療高脂血症的良好參考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