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高血壓被稱為“無聲的殺手”,在傳統中醫理論中盡管沒有明確的闡述,但作為現代突出的慢性疾病,我們運用中醫的養生保健之道是預防和治療高血壓的最好方法。

中醫認為,高血壓由七情所傷、飲食失節、內傷虛損等因素所引起,如長期精神緊張或惱怒憂思、食肥甘厚味或煙酒過度、攝入食鹽過多、缺少運動、肥胖以及生活沒有規律等都會使人體陰陽消長失調,特別是肝腎陰陽失調,導致肝腎陰虛,肝陽上亢,便形成了下虛上盛的病理現象,使神經係統和內分泌失調,久而久之便形成了高血壓。因此,高血壓的預防非常重要,正如古人所說,“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那麼如何在生活中預防高血壓呢?中醫認為隻要注意調節情誌、注意肥胖和體重、調攝好日常生活、搞好運動鍛煉、定期做健康檢查等,在各方麵加強養生保健,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潛移默化,無為而治,我們是可以將高血壓拒之於身心之外的。

高血壓病的重要誘因既然是不良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那麼,我們如何培養正確而科學的生活習慣呢?正如著名養生專家洪昭光先生所說:“首先自己最簡單的就是管住嘴、邁開腿。飲食方麵看似很複雜,其實很簡單。就是管住嘴。怎麼管住嘴?八個字,什麼都吃,適可而止。再加八個字,三四五頓七八分飽。少量多餐。”

我們在預防高血壓的同時,還應將“未病先防”與“既病防變”相結合,一旦發現患有高血壓,就必須及時進行治療。

在現代治療高血壓的藥物和技術雖然很多,但由於該病的發病機理較複雜,且大部分患者皆由長期不良生活而導致,一般的藥物和醫術對其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從根本上控製病情,而且降壓藥品一旦服用,就不能停止,並具有一定的依賴性,加之服藥後血壓容易反彈和波動,所以隻能用傳統的中醫治療技術進行固本培源,預防藥物對心、腦、腎等器官的損害。

中醫藥在治療高血壓時,通常從患者的具體病證出發,采用辨證論治的方法,以中藥複方,調整體內環境,改善血管內皮功能,使心、腦、腎、血管得到保護,同時使症狀也得到明顯改善。中醫藥還有最大的好處就是毒副作用小,長遠的防治效果優於西藥,且降壓平穩和緩,穩定血壓較好。因此,中醫是更適合我國人民體質的傳統醫療科學。

中醫除了藥物治療以外,還有一些很有特色的非藥物治療方法,比如按摩、針灸、藥浴、泡腳、氣功、太極拳等,都具有一定的降壓作用,簡單實用,方便易行,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隨時運用,既具有養生保健的功效,又具有預防治療的作用。

總之,傳統的中醫養生就是根據生命的發展規律,達到保養生命、健康精神、增進智慧、延長壽命的目的。那麼,我們如何根據中醫養生的規律來預防和治療高血壓呢?為此,我們從中醫養生保健和預防治療的角度,編撰了《高血壓患者的中醫對症生活》,主要包括高血壓的中醫認識與辨證、辨證分型的對症生活、中醫治療方法、中醫飲食療法和日常生活保健等內容,具有很強的科學性和實用性,非常係統而深入。

本書為高血壓患者提供了許多中藥處方和中醫治療技術等,在此僅供參考,中醫是最講究對症施治的,不同的患者具有不同的情況,因此提醒廣大患者一定要在有關醫生指導下對症用藥和治療,謹遵醫囑,本書隻是指導你們用以養生保健和預防治療高血壓的良好參考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