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課外閱讀有利於孩子儲備精神食糧(1 / 2)

課外閱讀有利於孩子儲備精神食糧

讀寫指津

作者:郟素清

國內外都很重視對兒童課外閱讀的教育與研究。在猶太人的家庭,當小孩稍微懂事時,母親就會翻開《聖經》滴上一點蜂蜜,讓小孩去吻《聖經》上的蜂蜜。這種方式的用意不言而喻:書是甜的。那怎樣讓學生感受到書是甜的,讓讀書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呢?

一、解決書源

安排班級讀書活動,就像安排旅遊行程一樣,應該長線與短線結合。我們既可以在寒暑假進行整本書的持續長線閱讀,也可以在書店或平時上課期間進行報紙雜誌等時文或美文的短線閱讀。

為了確保書源,在班級裏我們可以設置一個圖書交流站:學生把自己喜歡的書裝進書櫃,保證“資源”並不斷補充新“資源”。這裏的書是動態的,新書被不斷帶來,而學生讀過的“舊書”則被定時清理,由學生帶回去。為了規範對圖書的管理,我們可以將學生帶來的課外書籍編號統計,製訂“學生借閱登記表”,及時做好相關記錄,並對圖書借閱作一些明確規定,確保班級圖書交流站的正常有序運轉。

班級裏有了這麼一個可供隨時借閱的圖書角落,就像為學生打開了一扇“知識之窗”。同時,在班與班之間、年級與年級之間可以開辟“友情換讀網”,進行互相傳閱,以擴大閱讀麵。

二、保證時間

固定課外閱讀的時間,是保證課外閱讀質量的一個重要條件。我安排了課外閱讀“三道茶”:第一道茶:晨間綠茶。我將每天早上英語晨讀後剩下的十分鍾作為閱讀時間,安排學生閱讀並要求學生交流閱讀心得體會。第二道茶:午間紅茶;每天中午學生午飯後不再追逐打鬧,而是由班幹部組織在教室裏進行閱讀,可借閱班級圖書,也可自帶書籍;第三道茶:晚間清茶,要求學生精讀必讀書目。除此之外,我每周還不定時地抽一兩節課讓學生進行閱讀交流。

三、營造環境

1.張貼讀書名言

教師可要求學生課外搜集有關讀書的名人名言,並寫成條幅掛在教室兩側,如:“讀不在三更五鼓,功隻怕一暴十寒”“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等。每周更換一句,讓學生充分體會讀書的重要性。

2.開辟文化長廊

在教室一側的牆壁開辟出一條文化長廊,在這裏可以張貼新書的海報、書中人物的圖片,或者布置“我來露一手”等展板。學生可以把自己在課外書中看到的喜歡的段落或自己的讀書心得等貼在上麵,從各個角度來刺激學生的讀書需要。

四、閱讀指導

1.好書推薦

每學期開學初,我都會專門精選一些書目推薦給學生,其中有必讀書目和選讀書目,並附有推薦理由,讓學生自由選擇。同時,學生有了自己喜歡的書,也可以相互推薦。我常這樣安排:學生通過一周的閱讀,選擇一本最喜歡的書籍或文章推薦給大家,並說明推薦理由。全班同學周一到周五,每天5人,按次序推薦。我還樹立讀書榜樣,以點帶麵,鼓勵讀書量多的同學不失時機地把一些經典的書籍帶到班上,向學生展示。漸漸地,他們就會中了我精心設計的小“圈套”,就會自覺主動地捧起課外書開始閱讀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