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楚玄還敢逞能(2 / 2)

讀書人都有傲骨,更何況大玄重文輕武,今天來這裏的也都是些才高八鬥之輩,陳縣令說時曉對對聯無雙,眾人嘴上不說,心中自然不服,所以也以聯來證明自己比起他來不差。但時曉的下聯,已經充分證明了陳縣令所言非虛,讓諸位才子知難而退,太沒麵子,如果死撐著明顯是更丟人的局麵。不如順水推舟,從別的方麵找回場子。

陳縣令點點頭道:“既然諸位都有此意,那老夫便出一題。”

眾人紛紛應好。陳縣令略一掃視四周便道:“空中閣乃天下八景,諸位才子不妨寫寫對此的感想。”

雖然沒有明說,但這應該是第一輪中二三題的結合,作詩要作出自己的感想來。眾人皺眉沉思,誰若能先拔頭籌,誰就能在陳縣令心中占得一席之地。

楚玄走上前來,朗聲到:“空空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閣,複照青磚上。”

空空不見人,應該是指大霧漫湖,但聞人語響,則是說此次詩會的熱鬧,後倆句,則是指抱負了,青磚是京城城牆所用,詩中的深閣換在青磚,寓意不言而喻。

在眾人羨慕的眼神中,楚玄挑釁的看了時曉一眼,時曉衝他做了一個鬼臉,便繼續開始想她背過的唐詩。

南方陣營中,那位出過一聯的道:“空閣新霧後,天氣晚來秋。煦日雲間照,清水閣中流。”

此詩,前倆句與楚玄的前倆句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取景。而後倆句表麵上看膚淺,但細細品味,意境深遠,煦日如同大玄,雲間照則自喻為雲下的陰影,沒有被大玄挖掘到,有懷才不遇之感,清水還是自喻,閣中流就是說,有大才,卻在這閣中與人鬥詩,是自嘲的手法。

陳縣令笑笑,理解這樣的書生狂人,也不責怪,點評道:“二人皆是佳作,請盡管放心,老夫心中有數。”

那人對陳縣令拜拜,又走回南方陣營中。

陳縣令又看了看場中,朗聲問道:“諸位才子還有沒有驚才絕豔之輩?”

眾人互望幾眼,一一搖頭,都顯得無奈,以空中閣作詩,並不難,問題是在前麵已經走出了倆人,此二人的詩不僅有景有感,而且寓意深遠。總不能花的時間比人家長,做的詩差下十萬八千裏吧?

“咦?這位兄台,看你成竹在胸的模樣,為何遲遲不肯賜教?”楚玄故作驚訝的道:“難道兄台如此自信,可在後麵一輪壓我等一頭?”

楚玄說的不是別人,正是對二人暗暗佩服的時曉。

時曉暗恨,拿眼睛直挖楚玄,楚玄卻隻當沒看見,一個勁兒的自顧自的說。

陳縣令一聽,喜上眉梢:“哦?這位小哥!不必拘謹,老夫所為皆是以國為重,倘若真的錯過了你,那豈不是如同‘煦日雲間照?’”

時曉大窘,這陳縣令也是個妙人,這麼一說,時曉也就不好意思拒絕了。

拱拱手道:“謝大人賞識。”

陳縣令點點頭。時曉狠狠的瞪了楚玄一眼,走到窗前推開窗戶,早晨已過,霧氣也不像先前那麼濃鬱了。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湖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此詩一出,再次震懾全場,連楚玄也忍不住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