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道緣在占城後的事務處理上與楊無敵相差甚遠,雲飛隻能派秦嶽輔助他,清點府庫存銀這種活本來不需要雲飛親自到場的,但是大略看了一眼府庫後,魏道緣立即派人通知雲飛到現場勘驗,原因就是金銀財寶太多了,一百多人清點了兩天,不算其他寶物,光金銀總和就超過了六億,如果都算上,即使不到十億也相差無幾了,真難為這些瀛洲人了,短短一年時間是怎麼搜刮到這麼多財富的,隻可惜現在全便宜了雲飛。
城裏的百姓沒有因為重新被出雲國接管而有所喜悅,相反還透露著擔心,誰都知道,事情還沒有結束,瀛洲人無論是報複還是逃跑,都要打下連雲港,因為這裏有銀子和船,現在隻是暴風雨前的寧靜罷了,雲飛當然也明白,除了烏廷鋒等人,還有從義軍裏抽調出來的三百多人全部派了出去,方圓五百裏內的風吹草動盡在掌握。
四天後,七殺回到連雲港,外邊還沒有任何異動,或者說雲飛還不知道瀛洲人現在到底在做什麼,大體上也不過是調集軍隊準備反戈一擊,雲飛不想就這麼等著,索性派出七殺這八千騎兵到五百裏外以消滅敵人有生力量為目的進行遊擊戰,此次行動由師勝衣全權指揮,經曆了這麼多場戰鬥,雲飛發現師勝衣屬於那種謀略見長的儒將,況且這八千騎兵隻要不被大軍包圍,就絕不會有危險,連雲港這裏,雲飛可退可守,海上沒有威脅,情況算是樂觀,隻是撤退的話會影響士氣,也對不起連雲港的百姓,所以但凡有一絲機會,雲飛也準備徹底將瀛洲人消滅在連雲港城外。
接下來的時間就是練兵和備守城物資,一連十幾天都沒有有價值的消息,越是這樣,雲飛越覺得不是什麼好事,擔憂的心情一直持續了二十來天,終於接到消息了,隻是消息不是斥候傳來的,是一個小隊的七殺騎兵回連雲港彙報的。
“我操,瀛洲的人瘋了嗎?!”雲飛不可置信地罵道。
原來瀛洲人接到連雲港淪陷的消息後,商量了一個晚上,最後的對策是,征調所有的瀛洲士兵和偽軍,放棄所有城池,將矛頭對準了雲飛這裏,看來他們是被惹急了,而且照這個情勢看來,他們也是有了去意,這些消息是七殺從俘虜口中得知的,此時估計大軍已經快到連雲港了。
果不其然,當天晚上就接到斥候回報,正西方五百裏處,有大量敵軍靠近,人數沒有查清,估計至少有二十萬人。雲飛早有了心理準備,所以沒有驚訝,但是卻有兩個疑惑,為什麼才二十萬人?按說就算被自己殺了不少人,怎麼也該有三十來萬人啊,還有,出雲國的軍隊為什麼就這麼放任瀛洲的人離開,不尾隨追擊呢?
沒有人來回答雲飛的疑惑,就算真的是二十萬人,這其中大概最多隻有十萬人是瀛洲士兵,帶頭的應該就是在出雲國的瀛洲人總指揮了,因為在連雲港戰役中沒有發現這個人,或許是逃了,又或者早就不在這裏,而是去前線指揮了,無論如何,三萬對二十萬,勝算堪憂。
雲飛的前世,以弱勝強的案例不勝枚舉,最經典的就是巨鹿之戰,楚霸王項羽破釜沉舟,以兩萬義軍對抗四十萬秦軍,不但全殲秦軍,還迫使章邯率領的二十萬人投降,雲飛可沒項羽的本事,但是也知道這樣的戰爭絕不是靠固守就能行的,必須得進行運動戰了,在運動中尋找機會,將敵人拖散拖疲,各個擊破,唯一擔心的就是人家不跟著走咋辦?萬一人家直接開進連雲港閉門造船,然後離開呢?
一人計短,兩人計長,雲飛想了一會也想不出所以然,立即召集眾將開會,現將局勢跟眾將通報,然後將自己的想法說了,結果包括秦嶽在內都覺得雲飛膽子太大了,而且沒有人能看到勝利的希望,畢竟軍力對比相差太懸殊了,出雲國的曆史上,最經典的以弱勝強也不過是以一對二而已,這樣相差七倍不止的實力對比,讓人感到絕望。
雲飛無奈,隻能將自己知道的經典案例向眾人介紹了幾個,隻是,一個個像是聽故事似得,聽得津津有味,卻沒有人相信,如果說有槍支、炸藥和大炮、熱氣球,秦嶽完全可以相信能戰而勝之,可是這些都沒有,基本上都是常規武器,而且還帶著兩萬多半吊子的義軍,這簡直就是異想天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