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1
整形與美容
醫學美容常識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現代女性愈來愈追求高質量的生活。其中內容之一就是追求美。醫學美容便隨之成為一種時尚。女性在進行醫學美容手術之前,應注意以下三個問題:
家庭成員能夠理解
由於傳統觀念的影響,美容手術在我國還不為廣大民眾所接受,認為有矯揉造作之嫌。女性在準備做美容手術之前,最好能贏得家庭成員尤其是丈夫的理解和支持,倘若因此引起家庭關係緊張,則是得不償失的。
時 間 許 可
一般美容手術所需時間不長,短的幾十分鍾,長的也不過兩個小時,但是手術以後由於局部腫脹,麵部不太自然,需要一段恢複時間。一些較大的手術,有可能需要一個多月才能逐漸恢複正常。所以,如果女性朋友在工作比較忙,時間不充裕的情況下,最好不要安排做醫學美容手術。
經濟上許可
美容手術是自費手術,就醫者要處理好日常生活開銷與手術用錢的矛盾,一般不要借錢做手術,這樣可避免增加精神及經濟負擔。
皮膚與護理
皮膚生理構造
從淺入深,皮膚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組織三部分組成。
表皮
由覆層扁平上皮構成,它其實包括了10多層細胞,但厚度不超過2毫米。最淺層的扁平細胞已完全角化,較硬,能耐摩擦和防止細菌感染,這層在不斷地衰老脫落。最深層的細胞與真皮相接,為生發層,其間夾有黑色素細胞。這種黑色素對人的外觀影響很大,它的分布情況,決定了皮膚的顏色,並且對皮下組織有保護作用,以免紫外線損傷深層的組織,但是強烈的陽光則可以使黑色素增加,從而使皮膚顏色變深。
真皮
位於表皮深麵,由纖維結締組織構成。其中有膠原纖維和網狀纖維,使皮膚具有較強的韌性和彈性,如果纖維萎縮,細小皺紋就會增加,真皮層有血管、神經、毛囊、皮脂腺、汗腺等,倘若這些組織機能衰退,皮膚就會呈現老化現象。
皮下組織
皮下組織由疏鬆結締組織和大量脂肪組織組成,使皮膚具有保溫和緩衝外來震動的作用。脂肪組織的多少,隨個人體質及具體部位而不同。
皮膚組織成分
皮膚在美容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美容化妝主要是完善和修飾皮膚的外觀,因此要想自己光彩照人,先了解皮膚的生理結構是非常重要的。皮膚是包裹在整個身體表麵的一層被膜狀組織。它好像是一件嚴實的天然“衣服”,把身體遮蓋得嚴嚴實實。盡管皮膚很薄,表皮和真皮加起來也不過0.5~40毫米,最薄的皮膚隻相當於絲綢厚,而最厚處也不超過毛衣的厚度。然而,皮膚卻是人體最大的器官。它占體重的5~15%。成人皮膚總麵積有1.5~2.0平方米。皮膚位於體表,是人體抵抗外部侵襲的第一道防線。它與外部環境及內部器官有著密不可分的聯係。加之,它又是個多功能器官。這就充分表明皮膚對人的身體是十分重要的。
皮膚表麵有許多粗細、長短、深淺和走向都不一致的溝紋,這叫皮紋。皮紋深淺隨部位不同而各異。手掌、腳部、麵部、肢體關節伸側和陰囊部的皮紋最顯著。手紋是特殊的皮紋,它千變萬化,因人而異。在人身鑒定上有獨特作用。皺紋見於額、麵及眼周等部,可粗可細。一般認為是皮膚老化的象征。皮紋的形成與皮膚深處的纖維組織排列有關。皮紋之間有形狀及大小不一的小片狀隆起稱為皮丘。皮紋和皮丘既可增加皮膚的表麵積,又能緩解外界種種作用力對皮膚的傷害。這些都是皮膚防衛功能的一種表現。
皮膚的厚薄、粗細及鬆緊都因人而異。一般來說較厚的皮膚比較粗、緊,彈性也差些;較薄皮膚則比較細、鬆,彈性也大些。軀幹及四肢伸側皮膚厚於屈側,掌蹠皮膚最厚,眼瞼、外陰、耳朵及乳房等處的皮膚最薄。皮膚厚的地方,通常都是負重、持重、易與外界接觸及摩擦之處,皮膚厚些才能起到保護作用。較薄的皮膚或是為使裏麵的器宮活動靈便,如眼險薄有利於睜眼、閉眼和眼球轉動方便;或是適應該部位特需的敏感度,如外陰部和乳房部。
了解了皮膚的組織成分,對於皮膚護理肯有重要意義。
皮膚附屬器官
人的毛發、指(趾)甲、汗腺和立毛肌,是皮膚的一些附屬和助手,可協助皮膚行使一些特殊功能,醫學上稱它們為附屬器官。
毛發遍及皮膚大部,僅掌部、指(踐)屈麵、指(趾)末節伸麵、唇紅區、龜頭、包皮內麵、大小陰唇內側和陰蒂等處無毛。毛發分為兩種:硬毛與毳毛。硬毛中如頭發、胡須、腋毛和陰毛稱為長毛,眉毛、鼻毛、耳毛等稱為短毛。黃種人的長毛色黑,年長可漸變白。毳毛俗稱汗毛,色淺淡,質細軟,主要見於麵部、軀幹和四肢。毛發的多少、疏密和分布有很顯著的種族特異性。我國人民,尤其是黃種人,屬於少毛民族。多數人無髯(即絡腮胡),臂腿部也少毛。
指甲和趾甲覆蓋、附著手指和腳(趾)末節遠端的伸側,它們是半透明的板狀角化組織,和下麵的組織緊密粘著,從而保護著手指和腳趾。 皮脂腺和汗腺肉眼不可見,它們都位於皮膚真皮中,有特殊的通道將它們的分泌物排泄物——皮脂和汗液排至皮麵。立毛肌有助於皮脂排放。
粘膜被覆於中空器官如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的表麵。它在這些器官外開口處與皮膚相連接。所以,盡管粘膜不是皮膚的附件,卻與皮膚關係密切。粘膜與皮膚的結構有許多相同之處。
皮膚生理功能
皮膚分布於人體的表麵,雖然非常薄,但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麵:
保護作用
皮膚像一張不透水的韌膜,富有彈性和活力,完整地覆蓋在身體的表麵,起著良好的屏障作用。除了抵禦外界的化學、物理刺激以外,它的表麵覆蓋著一層特別的分泌物——皮脂。皮脂能很好地保護皮膚,防止水分蒸發、保溫,從而使皮膚保持潤澤。皮脂膜一般為酸性,它可以阻止外部細菌侵入人體,皮下脂肪可以起到軟墊作用,脂肪酸具有殺菌作用。皮膚中的色素具有防止紫外線損傷皮膚的作用。
皮膚既然是人體的“第一道防線”,就勢必遭到外界諸多因素的侵害和襲擾。這些因素各式各樣,不可勝數,總的來說,可將它們歸納成三大類,即物理性、化學性和生物性因素。物理因素包括外界種種機械力的作用,如摩擦、牽拉、擠壓、衝撞、切割等,還有溫度(高溫、低溫)、光(如紫外線)、磁力及放射線的影響。化學因素包括酸、堿等化工產品、化妝品及外用藥等。生物因素則有微生物(病毒、細菌、真菌等)和寄生蟲等。要保持皮膚的完好無缺和美觀,在日常生活我們要盡量防範對皮膚有害的因素。
調節體溫作用
人體能保持36℃左右的恒溫,主要靠皮膚的調節作用。皮膚覆蓋全身,有很大的體表麵積,特別適合於通過輻射、對流、傳導、蒸發四種方式來進行散熱調溫。在出汗——汗液蒸發——散熱降溫這一過程中,皮膚的作用十分獨特而又不可取代。夏天,人體皮膚的汗腺分泌大量的汗液,通過蒸發來散熱、調節和維持正常的體溫。冬天,汗腺分泌減少或停止,熱的消耗亦隨之減少,體溫亦可保持恒定。
代謝作用
人體的代謝廢物和多餘水分主要由腎髒排泄,但皮膚在這方麵起著很大的作用。皮膚也能排泄大量水分和廢物。從尿液、汗液的成分在許多方麵相似來看,也可以證明這點。因此,皮膚能有力地輔助腎髒工作以完成代謝功能,有人把皮膚稱為“第二腎髒”,這是有道理的。
吸收營養
皮膚可以吸收一定的營養物質,如脂溶性的維生素A、D、E、P等,可通過皮膚吸收,吸收速度快而完全。因此在營養性化妝品中,常加入能為皮膚所吸收的各種營養物質。
感覺作用
皮膚裏散布著大量的神經末梢和神經小體,可接受熱覺、冷覺、癢覺、痛覺、觸覺和壓覺,從而使我們的皮膚有高度靈敏的感覺。
呼吸作用
皮膚能吸進新鮮空氣,排出二氧化碳,但與肺的作用相比,其呼吸功能是微乎其道的,其能量僅為肺部呼吸量的1/100~1/200。
皮膚與內髒相關
通過皮膚可以診斷內髒疾病,尤其是中醫認為體表皮膚分布眾多的經絡穴位,通過采用針灸、按摩等可調整機體功能,治療疾病。
當然,皮膚的功能還有很多,如皮膚也是重要的免疫器官,無論表皮或真皮都積極參與清除有害物質和殲滅入侵微生物的活動。皮膚還是身體的倉庫,如真皮能貯藏大量血液,皮下組織可蓄積大量脂肪。皮膚與性活動的關係也是十分密切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一定要重視皮膚的護理工作。
皮膚類型
要想做到皮膚細膩、有光澤、有彈性,必須知道自己的皮膚是哪種類型,這是保護好皮膚和進行化妝的基礎,這樣才好對症下藥,有的放矢。否則可能會事倍功半,或適得其反,影響皮膚的正常功能;不良的刺激還會使皮膚粗糙,產生皺紋。
皮膚一般有以下幾種類型:
油性皮膚
油性皮膚的表麵脂肪大量分泌,呈現出油亮的光澤,皮膚紋路粗、毛孔大。皮膚不易起皺紋,皮膚容易髒,易長粉刺之類。通常,男性的皮膚比女性更偏於油性。
幹性皮膚
幹性皮膚表麵脂肪不多,缺乏光澤,毛孔細而不明顯,皮膚不濕潤、粗糙,極易起細小皺紋,對外界的刺激抵抗力低下。
中性皮膚
中性皮膚油脂分泌適中,皮膚表麵光滑滋潤,是比較理想的皮膚類型。
過敏性皮膚
通常皮膚幹燥,表皮薄,微血管容易破裂,輕輕用指甲一抓,皮膚立即出現痕跡,有斑疹或發癢現象。
粉刺性皮膚
粉刺性皮膚表麵脂肪很多,全身發粘,會長很多粉刺或小疙瘩,甚至紅腫、化膿。
化妝篇化妝與技巧
化妝品的成分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化妝品需求也日益增多,應用於製造化妝品的原料也種類繁多。目前,世界上用作化妝品的原料已達3500種,包括天然原料和合成原料。但為了保證人體皮膚不受損傷,對化妝品的原料檢驗很嚴,如在日本,雖全國已有近2500種化妝品原料,但允許使用的僅800多種。在我國用於化妝品的原料主要有10大類:①油脂、蠟類;②粉末類;③粘液質類;④色素;⑤溶劑類;⑤香精。⑦表麵活性劑類;⑧藥劑類;⑨保濕劑類;⑩防腐劑和抗氧化劑。
化妝品的基本劑型一般來說有兩種,即液體和固體。
液體化妝品
多種香波、香水、花露水、頭油、潤膚蜜、護膚水等等,都是液體化妝品。它們或為“水”性或為“油”性或為“酒”性,就是說或在水中或在油中,或在酒(酒精即乙醇)中,加入其它一些物質。這些物質必須能被充分溶解,且加入的分量要按配方要求,不能超過物質溶在液中的溶解度,不允許有沉澱。為了促進溶解,還往往加入某種助溶劑。乳化劑就能幫助物質在油或水中充分溶解或均勻分散。作為溶劑的水和酒精比較單純。油性溶媒則有許多種,結構複雜,又是化妝品的重要基質(底子)。
另一種較少用的液體化妝品是洗劑。洗劑又稱振蕩劑、搖蕩劑、搖劑或刷劑。它的特點是加入液體“底子”中的某些成分不能被溶解,至少不能完全溶解而成為沉澱物。因此,使用前必須劇烈振搖,使沉澱物均勻散布於液體中。這一類製品,又稱合劑。較老的化妝品水白粉就是一種合劑。
固體化妝品
它的組成比許多液體化妝品更複雜。其基本形式有3種:霜類、膏類、粉類。粉類的基質是礦物性粉末如滑石粉、白陶土等。有時也用植物性粉末如澱粉等。霜類、膏類化妝品大都采用油性原料作基質。膏類比霜類油性大,因而其潤護膚作用也更強。膏類如軟膏的基質常是凡士林。霜類是一種乳劑。乳劑為油水混合物,油水本不相容或相融,但加入乳化劑後,油與水或水與油就能均勻、穩定地分散於基質中。霜劑是油分散於水中的乳劑,再加入填充劑而成的半固體狀物。它可用水稀釋並能很快溶解水溶性物質。霜劑中的易溶性活性物質能很快在皮麵擴散和透入皮層。其中水分散發較快,故有一定的止癢消炎作用。不足之處是滲透力不及膏劑(軟膏),性質不太穩定,易幹燥黴變。
固體化妝品中,尤其是麵部美容化妝品,很大成分是霜劑。“雪花膏”是霜劑的代表。除霜劑、膏劑外,固體化妝品中還有硬膏(如唇膏)、皂劑(肥皂、香皂)等。
固體化妝品,除膏、霜這兩種最常見的類型外,還可製成塊狀、錠狀、餅狀、筆狀以至膠凍狀,以適應人體不同部位和不同用法。
不管是液體化妝品還是固體化妝品,都含有種種“添加劑”。添加劑是附加到化妝品中的物質,它們能使化妝品增效、穩定、防腐。這裏隻簡單地講一下添加劑的種類。添加劑分3類:(1)藥物性增效添加劑。除增強原化妝品本身的性能外,還增加了化妝品各種藥理功能,如止癢、消炎、止汗、剝脫、防曬等。(2)非藥物性增效添加劑。如各種表麵活性劑、香味劑(香料)、色素等。(3)質量保證劑。主要是防腐劑、穩定劑。正確認識了化妝品的成分,才能做到正角地、衛生地、安全地使用各種化妝品。
服飾與打扮
不同手指上戒指的意義
戴在食指上表示還沒有戀愛,想求婚;
戴在中指上表示已有了戀人,正在熱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