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成蹊樓裏憶晨曦,歲月匆匆回長安。(1 / 3)

淩晨四點不到的成蹊樓裏,四十四樓的董事長辦公室,微弱的燈光若隱若現地透出一個纖細的身影。

司徒菁妘在電腦前飛快地敲擊著鍵盤,不知是一夜沒睡還是早早起床忙碌了。在別人眼裏,她是令人羨慕的人生贏家。有人羨慕她的天賦,有人羨慕她的淡然,亦有人羨慕她的成就,就是沒人羨慕她的勤奮。

認識不認識的,熟悉不熟悉的,總道她運氣無雙,天賦十足,無論做什麼都容易取得令人羨豔的成就。甚至連父母都以為是老天爺賞飯吃,從未關注她在無人看見的黑夜,付出了比別人多多少的汗水、淚水,甚至血水。但不知從何時起,她已經不在意任何的眼光和評價,內心堅硬無比,甚至不屑於跟任何人解釋。

有一種傲世蒼生的感覺!

伸伸懶腰,敲下最後一個字符,天邊正好露出魚肚白。

存檔,關機。幹淨利落,沒有一絲拖泥帶水。

正如她書裏的璟芸所說:隻有弱者才會企圖解釋一切不合理的行為,越解釋越不合理,別人越懷疑。而強者,任何場合的,都不需要跟任何人,做任何解釋。

成王敗寇的世界,曆史由強者譜寫。

共產共進的社會,難道弱者就有話語權,能做曆史的主嗎?

生活,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不必在意外界的眼光,曆史會給每個人最公正的評價。無論是遺臭萬年還是流芳百世,肉體都將寂滅,徒留一地傷悲。做人,上對得起天,下對得起地,中間對得起父母兄弟和良心,即可。

一個月後,有一場讀者見麵會,她正在認真地回複期待見麵會的一個讀者——石炚的來信。寫完這段話,她憶起當年,當年的她一次又一次,徒勞地跟每一個不相信她的人解釋:她不是騙子,不是精神病,不是詐騙,沒有意淫。卻無人信她,所有人都以為她瘋了,以為她電視劇和小說看多了,以為她是意淫電視劇的情節。

其實,她隻是省略了許多不為人知、不足為外人道的艱辛。

如今,再回頭看,當初的行為多麼可笑。那些質疑她、嘲諷她、譏笑她,甚至汙蔑她的人,早已無聲無息地,退出了她的人生,不留一絲痕跡。正如老話說的:日落西山你不陪,東山再起你是誰。

曾經,她也羨慕每個行業的大佬,卻不嫉妒,也不怨恨自己的命運。更加不會尖酸刻薄地說別人隻是運氣好,說別人隻是投胎技術好。她始終相信:越努力,越幸運。這六個字,曾經是她的座右銘。她奉行至今,並將貫徹到底。

多年前,她隻是一個籍籍無名之輩,一無所有的窮丫頭。幸而,窮的隻是暫時的物質,並非精神。無論現實環境好與壞,她都堅持自己的學習方式——活到老,學到老。寧可好奇害死貓,絕不放過任何一個接觸新事物的機會。她永遠記得某個老師說的:機會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準備好了的人,沒有機會也會自己創造機會。雖然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但先謀後動總好過不謀也不動。

這個老師教會她的,不僅僅是知識,更多的是麵對困境的勇氣。高三那年,爸爸徹底破產以後,即便過的是饑一頓飽一頓的日子,她也堅強、樂觀地麵對;大學畢業後,她在不為人知地情況成為一個民營企業家,她亦不曾炫耀過擁有的物質。

於她而言,有詩書相伴,生活便充滿力量。她喜歡李杜的張狂,也喜歡冰心的含蓄,更加喜歡李清照的婉約。

又一個讀者來信,說很羨慕她現在的一切,希望像她學習,成為像她一樣成功的人。看完,她搖搖頭,歎口氣說:但願你的人生別像我,不是每個人的人生都需要大風大浪。有時,風平浪靜,才可以使人心神寧靜。

眾人隻見她起高樓的光鮮,可誰又知她內心高處不勝寒的孤寂。如果可以的話,爸爸經曆的風浪,她一點都不想經曆,更別說親身參與其中了。光鮮的背後,誰又知誰付出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