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慢性病”的全稱是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種疾病。
主要是指以高血壓、冠心病、腦卒中為突出的心腦血管疾病,還包括糖尿病、惡性腫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精神異常和精神病等為代表的一組疾病。這些疾病一般病因都不明確,情況也非常複雜,潛伏期長且長期難以治愈,沒有特效藥,也不能完全被確診和治療。這種疾病逐漸成為了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第一病魔。
據統計,20世紀末全世界有60%死亡和43%的疾病負擔是由
慢性疾病造成的。我國的慢性病發病率也呈不斷上升的趨勢。有關部門統計顯示,我國城市居民慢性病患病率為28.6%,比1985年增加了13.9%;農村患病率為13.0%,比1985年增加44.4%,且呈逐年上升趨勢,並逐漸向年輕化侵襲。因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慢性病,必須進行早發現、早預防和早治療,盡早了解慢性病的相關知識,及時將慢性病魔拒之於身心之外。
慢性病主要是由社會因素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與不良行為習慣
造成的,情況比較複雜,概括起來大致有以下幾大因素。
遺傳因素與慢性病的發生有著內在的直接關係。特別是惡性腫
瘤、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都具有遺傳性。如何避免遺傳且培養身心健康的下一代,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生態環境的汙染直接造成了許多慢性疾病的發生。無論大的社
會生態環境還是小的家庭生活環境,我們都必須自覺維護健康有益的生存環境。愛護環境,就是愛護我們的生命。飲食營養可以說是某些慢性病的導火線。不合理的膳食與不平衡的營養,高鹽、低鉀、低鈣膳食與高血壓就有密切的關係。特別是高鹽膳食是高血壓最主要的危險因素,而低鉀、低鈣的膳食結構加重了納對血壓的不良影響。高脂肪、高膽固醇、低纖維膳食是多種慢性病的危險因素,會導致胃癌、乳腺癌、結腸癌、直腸癌等許多惡性腫瘤疾病,還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以及冠心病和缺血性腦卒中等危險現象。因此,我們必須改變膳食習慣,做到合理膳食與平衡營養,防止病從口入。
超重與肥胖也是某些慢性疾病的重磅炸彈。肥胖是高血壓發病的危險因素,也是心血管疾病和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體力活動減少是造成超重和肥胖的重要原因,也是導致多種慢性病的重要原因。生命在於運動,為此,我們必須加強體育鍛煉。
吸煙、酗灑是惡性腫瘤、高血壓、冠心病、腦卒中、慢性阻塞
性肺疾病的重要發病危險因素。因此,我們必須自覺控煙和限酒。
心理健康也是阻擋某些慢性疾病的大門。心理因素會影響人體的內髒器官,強烈、持久的心理失衡可能會引起心理、生理功能的病變,誘發高血壓、糖尿病、腫瘤病等慢性疾病。所以,培養健康積極的心理素質,也是防止慢性病的有力武器。
慢性病的危險因素還很多,如病毒感染、免疫降低、化學有毒
物接觸等,我們不僅要克服不良的生活習慣,還要具有自我健康的保護意識,自覺保證身心健康,自覺防禦慢性疾病的侵入。
慢性病並非是一朝一夕造成的,其預防治療也需要潛移墨化和
循序漸進,真可謂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因此,運用中醫的養生保健是預防治療慢性病的最好方法。
為此,本書列舉了常見的17大慢性疾病,從中醫的角度詮釋其
概述、症狀、原因、辨證、對症療法和保健預防等內容,特別是對辨證分型的對症療法進行了逐一列舉,包括各個證型的臨床症狀、飲食宜忌、食療藥膳、中醫治法、穴道治療等內容,使之簡單和易學,非常適合操作。讀者隻要了解本書內容,並在日常生活中稍加注意或運用,就能達到預防治療和養生保健的目的。
本書為了廣大讀者掌握和運用,敘述簡明扼要,並適當配圖,圖文並茂,突出實用和實效,使理性認識感性化、複雜問題條理化、抽象問題具體化,以便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從而增強理解和應用,因此,本書非常係統而全麵,具有極強的科學性和實用性,是我們廣大家庭用以常見病預防治療和自我養生保健的良好指導讀本,是我們的家庭好醫生。
中醫的醫療技術還很多,本書提供了許多部分中藥處方和中醫
治療技術等,在此僅供參考,中醫是最講究對症施治的,不同的患者具有不同的情況,因此提醒廣大患者一定要在有關醫生指導下對症用藥和治療,一定謹遵醫囑,本書隻是指導你們用以養生保健和預防治療常見疾病的良好參考讀物。
本書在編撰過程中,由於中醫本身的複雜性和缺陷性,難免掛
一漏萬,甚至存在錯誤或遺漏之處,在此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同時,參考借鑒了古今中外許多專家的有關研究成果,在此表示衷心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