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男科病用藥常識(1 / 3)

上篇男科病用藥常識

男性生殖係解剖生理

男性生殖器分為內生殖器和外生殖器。內生殖器包括睾丸、輸精管道和附屬腺體。外生殖器包括陰囊和陰莖。

一、陰莖

解剖

陰莖分頭、體、根三部分。陰莖頭較膨大,其前端有矢狀位的尿道外口。陰莖頭與陰莖體交接縮窄處稱為冠狀溝。陰莖主要由兩個陰莖海綿體和一個尿道海綿體構成,外麵包有筋膜和皮膚。每個海綿體外麵包有一層堅厚的纖維膜,稱為海綿體白膜。海綿體內部是由結締組織、彈力纖維與平滑肌交織而成的海綿體樣結構,其中含有許多空隙,直接與血管通連,腔隙充血時則陰莖勃起。陰莖的皮膚薄而柔軟,富於伸展性,皮膚至陰莖頭遊離向前然後向內後方折疊附於陰莖頸,形成包繞陰莖頭的雙層環形皺襞稱為包皮。陰莖頭腹側中線上的包皮與尿道外口相連處有包皮係帶。成人如果包皮遮住尿道外口叫包皮過長,包皮過長且不能翻轉者叫包莖。包皮過長或包莖易引起包皮龜頭感染,故應做包皮環切術。

正常成人的陰莖長度平均為6.55厘米,最短者3.7厘米,最長者10.6厘米,陰莖的長度與身體的高矮無聯係。當陰莖處於勃起狀態時,其長度與周徑均可增大1倍左右。自然狀態下陰莖小的勃起後增大率大。自然狀態下大的陰莖勃起後增大率相對小。

陰莖的被膜從淺至深,依次為會陰淺筋膜(陰莖淺筋膜),內有陰莖背淺動、靜脈;陰莖深筋膜厚而有彈性,包被所有的海綿體,向陰莖頭逐漸變薄,其間有陰莖背動、靜脈及陰莖背神經通過;白膜則隻包繞著每個海綿體,並在兩陰莖海綿體間形成陰莖中隔,陰莖深動脈則分別通過兩條海綿體。陰莖的血液主要由陰莖背動脈、陰莖深動脈供應。

陰莖的感覺神經主要為陰莖背神經,支配陰莖的皮膚、包皮及包皮係帶等,故在行包皮環切術時,在陰莖根行阻滯麻醉即可。陰莖的運動神經分別來自腹下叢和第2、3骶神經,伴隨動脈進入海綿體,主要調節勃啟動作,因而是陰莖的勃起神經,這些部位的神經損傷可引起勃起異常。

陰莖的淋巴分淺、深兩組,淺淋巴管收集包皮、陰莖皮膚及皮下組織的淋巴液,構成一條背側主幹,沿陰莖背淺靜脈至兩側腹股溝淋巴結。外傷或冷刺激可引起陰莖背淺淋巴管炎症。深淋巴管收集陰莖頭與海綿體的淋巴液,沿陰莖背深靜脈至兩側腹股溝深淋巴結,再經股管至髂外淋巴結。

生理

陰莖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性交。性交動作的完成,需陰莖的完全勃起。陰莖勃起是陰莖海綿體充血的結果,也是男性性衝動的主要標誌。已知陰莖海綿體是由許多平滑肌組成的血管竇,平時這些血管竇是基本閉合的,當性的神經衝動傳來時,平滑肌收縮,阻礙了進入血管竇內血液的流出,於是血管竇內高度充血,產生勃起。而勃起的血管受神經衝動因素的控製,勃起的啟動快慢、勃起程度及持續時間等,與機體的功能狀態、體內雄激素水平、精神、心理等因素有關,因而在個體之間存在著某些差異。

二、陰囊

解剖

陰囊位於陰莖的後下方,為一皮膚囊袋。陰囊實際上是腹壁的延續部分,其組織層次與腹壁各層一致。由外向內順序為皮膚、肉膜、會陰淺筋膜、精索外筋膜、提睾肌、精索內筋膜及睾丸鞘膜等。陰囊內膜形成陰囊隔,將陰囊分成左右兩個室,各容納一個睾丸。

陰囊皮膚較一般皮膚薄而柔軟細膩,局部色素較深,富有彈性,陰囊皮膚中分布有許多汗腺、皮脂腺和陰毛。中隔部分明顯突出,而形成陰囊正中線。

皮膚的下層為肉膜,由平滑肌纖維、結締組織和彈力纖維組成,其間含有豐富的血管,這些肌纖維可隨外界溫度的變化而舒縮以調節陰囊內的溫度,精索外筋膜下麵為睾丸固有鞘膜,分為一層很薄的橫紋肌組織和疏鬆的彈性組織,它的主要功能是懸吊睾丸,也可保護睾丸免受外傷和寒冷的刺激。實際上睾丸固有鞘膜為腹膜鞘狀突的延續。在通常情況下,腹膜鞘狀突作為睾丸下降的信道,在胎兒期間睾丸降入陰囊後即應關閉,但若其閉鎖反常與腹腔相通或因某些疾病,可引起鞘膜積液。陰囊的血液供應很豐富,主要來自陰部外動脈、陰囊後動脈和精索外動脈。陰囊的靜脈與動脈並行,彙入陰部內靜脈和陰莖背靜脈。陰囊的淋巴液回流至腹股溝淋巴結。陰囊神經為腰叢和來自陰部神經分支及生殖股神經的生殖支。

生理

陰囊是睾丸外在保護層,主要功能是調節溫度。天冷或皮膚受到外界刺激時,陰囊壁收縮向上提升,保持睾丸內溫度,而天熱時陰囊則鬆弛,陰囊汗腺大量分泌汗液散熱,使睾丸的溫度恒定於比腹腔低1.5~2益,從而保證睾丸的正常生精功能。

三、睾丸

解剖

睾丸的形態及大小:睾丸位於陰囊內,左右各一。成人每個睾丸重約10~15克,長約4~5厘米,厚約3~4厘米,我國正常成年男性睾丸體積約15~25毫升。

睾丸是微扁的橢圓體,表麵光滑,分內、外側麵,前後緣和上、下兩端。前緣遊離,後緣有血管、神經和淋巴管出入,並與附睾和輸精管的下段(睾丸部)相接觸。睾丸隨著性成熟迅速生長,老年人的睾丸隨性功能的衰退而萎縮變小。

睾丸的結構:睾丸表麵有一層堅厚的纖維膜,稱白膜。沿睾丸後緣白膜增厚,凸入睾丸內形成睾丸縱隔,從縱隔發出許多結締組織小隔,將睾丸實質分成許多睾丸小葉。睾丸小葉內含有盤曲的精曲小管,精曲小管的上皮能生成精子。小管之間的結締組織內有分泌性激素的細胞,稱間質細胞。精曲小管互相結合形成精直小管,進入縱隔內,交織成睾丸網。從睾丸網發出12~15條睾丸輸出小管,出睾丸後緣的上部進入附睾。

生理

(1)產生精子:睾丸的曲細精管上批示產生精子的基地。成人的曲細精管直徑為150~250微米,每條曲細精管長度約30~70厘米,若把睾丸內曲細精管長度加起來,總長可達250米。曲細精管上皮由精原細胞及支持細胞構成。青春期開始,睾丸受腦垂體促性腺激素的刺激,精原細胞不斷增殖,發育演變成精子。

精子的發生可分為3期,第1期為精原細胞分裂增殖期。一個精原細胞經過約5次的有絲分裂後,一部分成長為初級精母細胞,另一部分仍作為幹細胞,繼續不斷進行有絲分裂。第2期為精母細胞減數分裂期。此期內精母細胞演變為精子細胞,其間進行2次有絲細胞分裂。第1次形成2個次級精母細胞,第2次成熟分裂形成2個精子細胞,細胞的染色體數目減少一半,成為半倍體。第3期為精子細胞變態成精子期。精子細胞不再進行分裂,隻是經過演化變成精子。這時的精子已是個形體特殊的細胞,分為頭部和尾部。頭部參與受精,尾部呈鞭樣運動使精子具有活動能力。從精原細胞發育到成熟的精子為一個生殖周期,約需64~74天。一個精原細胞經過這樣一個生殖細胞周期的分裂演變,約產生近百個精子。成人每克睾丸細胞,1天約產生1千萬個精子。

(2)分泌雄性激素:睾丸內生精小管間的間質細胞分泌雄性激素,其中最主要的是睾酮。睾酮在胚胎期,促使外生殖器原基向男性分化;在青春期,促使性器官發育成熟和第二性征出現;在成年期,維持生殖器官功能和性征的正常狀態。

四、附睾

解剖

附睾呈新月形,緊貼睾丸的上端和後緣而略偏外側。上端膨大為附睾頭,中部為附睾體,下端狹細為附睾尾。附睾尾向內上彎曲移行為輸精管。睾丸輸出小管進入附睾後,彎曲盤繞形成膨大的附睾頭。輸出小管末端彙合成一條附睾管。附睾管迂回盤曲,構成附睾體及尾,管的末端急轉向上成為輸精管。

生理

附睾並非是一個單純的精子信道和容器,主要為精子的發育、成熟提供一個合適的環境。精子排入附睾後受到附睾液的直接哺育,而獲得各種能力,逐漸發育成熟。精子在附睾中通常停留2~3周。由於睾丸輸出管及附睾管自發性節律收縮,加上附睾分泌液的壓力,有助於精子運向輸精管。如果不能及時排出,亦主要在附睾中被消化、吸收。

五、輸精管、射精管和精索

解剖

輸精管是附睾管的直接延續,長約50厘米,管壁較厚,肌層比較發達,而管腔細小,觸摸時呈圓索狀,有一定的堅實度。輸精管行程較長,依其行經部位可分為4部分:睾丸部、精索部、腹股溝部、骨盆部。其循行是:於睾丸後緣向上進入精索,經腹股溝管進入骨盆,沿側壁向內下,跨過輸尿管末端達膀胱底的後麵,此時兩側輸精管逐漸接近,並呈梭形膨大,形成輸精管壺腹部。輸精管缺如是臨床不育原因之一。輸精管壺腹下端變細,在前列腺底與精囊排泄管彙成射精管。射精管左右成對,長約2厘米,穿入前列腺底,開口於尿道前列腺部的尿道脊兩旁。精索是懸掛睾丸和附睾的近似圓形的索狀物,由腹股溝內環處起向內下斜行,經腹股溝管和皮下環進入陰囊,終於睾丸後側緣。它由提睾肌、輸精管、精索內動脈、精索外動脈、輸精管動脈、蔓狀靜脈叢、精索神經、淋巴管和被覆筋膜所組成。其中左側精索內靜脈直接回流入左腎靜脈,近成直角,故精索靜脈曲張者多數發生在左側。

生理

睾丸生精需要適宜的溫度。精索內的靜脈疏散和提睾肌的弛縮,能保證睾丸的恒定溫度。陰囊內容物的動脈供給,靜脈回流和淋巴回流,以及精子的輸運都要通過精索,所以精索的功能一方麵是保證睾丸的生精功能,另一方麵保證成熟精子的運輸。輸精管是輸送精子的通道,主要依靠腔內纖毛細胞和自身的蠕動來推動精子的前進,將精液和來自睾丸中有活力的精子輸送到射精管。射精管主要生理功能是射精,首先依靠管腔內襯的收縮功能極強的柱狀上皮細胞,還要依賴精囊、輸精管及前列腺和尿道海綿體的共同聯合收縮,完成射精過程,將精液從尿道排出體外。

六、精囊腺

解剖

精囊腺位於膀胱底之後,輸精管壺腹的外側,是一對長橢圓形的囊狀器官,主要由迂曲的小管構成,其排泄管與輸精管壺腹末端合成射精管,分泌的液體組成精液。

生理

精囊腺貯存精液,並分泌一種淡黃色、粘稠的堿性液體,稱精囊液,是精液的主要成分,約占精液的60%。其主要成分為果糖和前列腺素,有滋養精子的作用。

七、前列腺

解剖

前列腺呈前後稍扁的栗子形,上端寬大,下端尖細,其橫徑約4厘米,縱徑約3厘米,前後徑約2厘米,重約20克,分前、中、後及兩側葉。前列腺底與膀胱底、精囊腺和輸精管壺腹相鄰接,前方為恥骨聯合,後方貼近直腸壺腹。經直腸可觸及前列腺後麵,正常時有淺的前列腺溝,肥大時後麵明顯隆起,前列腺溝變淺或消失。中葉肥大時易引起排尿困難。前列腺的外層為一疏鬆結締組織,內有豐富的血管網,其下為纖維鞘,由盆腔筋膜包裹前列腺而成,內層為肌層,三者共同構成前列腺被膜。

前列腺的血液供應充足:動脈有3條,即膀胱下動脈、痔中動脈、陰部內動脈。其中主要是膀胱下動脈,經膀胱和前列腺交界處分為前列腺被膜上動脈和下動脈,後者由側麵5、7點(截石位)的部位分別進入腺體。前列腺靜脈叢從恥骨、前列腺之間,沿前列腺韌帶下走行,與陰莖背深靜脈彙合,經膀胱下靜脈,沿側韌帶回流入髂內靜脈。

生理

前列腺是最大的男性附屬性腺,其主要生理功能是分泌前列腺液,亦稱精漿,為精液的重要組成成分,約占一次射精量的1/3,是一種乳白色、酸性漿性液體,pH值為6.45。前列腺液中含有大量的無機物和有機物及酶,如鈉、鉀、鈣、鋅、鎂、枸櫞酸、蛋白質和澱粉、透明質酸酶、前列腺素等。對精子的運轉與生理功能有著重要的影響。

如何正確使用藥物

1.嚴格掌握用藥的指征:應針對疾病的病因用藥,絕不能頭痛吃片止痛藥,咳嗽吃止咳藥,腹瀉吃止瀉藥。這樣很可能延誤疾病的診斷治療。首先要盡快找出引起頭痛、咳嗽、腹瀉的原因,如頭痛因腦瘤導致者應行外科手術治療,因結核性腦膜炎導致者應用抗結核藥物治療;再如咳嗽若由於肺癌導致者應行手術治療、抗腫瘤藥物、放射治療;若由於細菌性肺炎導致者,應用抗生素治療;又如腹瀉若由於細菌性痢疾引起者應使用抗生素,若由於甲狀腺功能亢進引起者應用抗甲狀腺藥物。可見同一症狀不同的病因,在治療上相差甚遠,盲目用藥必然造成不良後果。

2.了解藥物的副作用及毒性反應:藥物都有兩個方麵的問題,即好的方麵是起到治療作用,不好的方麵是可能產生副作用或毒性反應,為安全用藥必須熟悉藥物的不良反應,以避免發生或及早發現、及時處理。如安眠藥、抗結核藥物等常可造成肝髒損害,用這些藥物時應注意複查肝功能。

3.按時按量用藥:藥物在體內達到一定的濃度時才能起到治療作用。藥物進入人體後,隨著時間的推移,血濃度下降,為維持有效地治療濃度,必須按時、按量用藥,否則不能有效地控製病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症需服藥1年半左右,如未能堅持用藥將會使疾病複發,不易治愈。又如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需每天定時定量注射胰島素,如隨意停藥,會發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可危及生命。地高辛是治療心力衰竭的藥物之一,如隨意加量,不但不能治療心衰,反而會造成地高辛中毒而發生嚴重後果。

4.用藥因人而異:同樣一種病,不同的人用藥品種、劑量不同,這就是個體差異。每個患者對藥物敏感性、耐受性不同,應具體情況具體對待。

5.按醫囑用藥:病人用藥一定要按醫生的要求用藥,不能擅自更改,有疑問時應及時與醫生聯係,有不良反應時應及時就醫解決。

6.用藥要少而精:尤其在有多種疾病同時存在時更應注意,藥物之間可能存在相互反應影響藥效。藥物多由肝、腎代謝,對肝腎功能的損害可能會加重。

7.注意藥品有效期:超過有效期的藥物絕對不能應用。

怎樣閱讀藥品的說明書

說明書最前端通常是藥品的名字與許可證號。藥品的許可證一般由各省衛生部門核準頒發。如果寫的是“某衛藥準字第某某某號”,表示該藥品是由國內某省衛生廳核準生產的,如果是“衛藥輸字第某某某號”,則指該藥品是由國外生產而輸入進口的。

1.藥名:藥品的名字通常可分為商品名和學名。學名是世界通用的,從任何教科書或文章上看到的應該是同一個名稱,一般以英文和譯文表示。至於商品名,每一家生產藥廠都可為它的產品取一個商品名。因此,相同成分的藥品,或是學名相同的藥品,可有很多個商品名,不同的商品名,意味不同廠家的產品,也意味不同品質的產品。

2.主要成分:有些藥品為單一成分,有些為複合成分(複方)。成藥裏複方產品居多,醫師處方藥則單方居多。此處標明的多為主要成分,如感冒清的主要成分為板藍根、山芝麻、崗梅根、穿心蓮、撲熱息痛、鹽酸嗎啉胍等。

3.適應證:或稱作用與用途。即根據藥品的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情況,將使用本品確有療效的疾病列入適應證範圍。此項在一些中成藥的說明書中常用“功能與主治”表示。

4.用法與用量:說明書上的藥品用量通常指成人劑量,兒童劑量則要根據年齡或體重計算,有些藥品也有注明兒童用量的。許多中西藥的重量用克(g)、毫克(mg)等表示,容量用毫升(ml)表示,並按1克=1000毫克,1升=1000毫升的比例換算。如每片0.5克與每片500毫克是相同表示法。藥物用量常注明一日幾次,每次多少量;兒童常用每日每千克體重多少量來表示。有些藥物如生化製劑或抗生素,常用“生物效價”來計算用量,並以“國際單位”(IU)來表示。中藥計量單位以克來表示。至於藥品的用法,則需根據該藥的劑型和特性,注明為口服、肌肉注射、靜脈用藥、外用及飯前服、飯後服、睡前服等。病人應嚴格按照說明書注明的方法用藥。

5.不良反應:許多藥物在使用過程中會出現各種不同的副作用,除藥物本身的特性外,還與用藥者的身體素質、健康狀況有關。如有過敏體質的人使用青黴素、鏈黴素容易發生過敏反應。有些藥品口服後會刺激胃腸道引起惡心、嘔吐等反應,有些藥物對肝、腎有毒性,使用過程中容易引起肝、腎功能損害等,這些不良反應在說明書中應簡要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