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帶領的就是一千人。
至於剩下的一千人,則是燕破虜帶領的預備隊。
他們在城中,隨時機動支援各個不同的方向。
接下來,燕銘詳細的劃分了一下戰壕和第一道牆上的士兵之責任。
戰壕之中的三百士兵,擊殺進攻的敵人軍隊。
外牆上的三百士兵,負責阻擊衝在最前方的漢軍士兵。
而城牆上的士兵,負責阻擊突破到戰壕之外的漢軍。
燕銘相信,在突擊步槍的火力網之下,能突破到了戰壕之外的漢軍,應該寥寥無幾。
至於火車,則隨時調動。
哪裏人多轟哪裏!
城牆上,大口徑火炮建造出了四門。
老陳做的很好,讓燕銘省心的是,這四門火炮竟然都帶了輪子。而且是仿照麵包車輪子設計的帶橡膠的輪子。
這樣的火炮,幾乎可以媲美自行火炮。
炮彈也造了一些,雖然不能可以覆蓋式轟擊,卻也足矣毀滅一大片軍隊。
原本燕銘想要把四個方向各自布置一門火炮。
可如今都帶了輪子。就可以用戰馬和人力一起把這些火炮靈活調動。
考慮到實戰的時候,火炮的轟鳴聲會把戰馬嚇得受驚。燕銘不但讓戰馬在城頭上演練運送火炮。
還特意挑選了四十個大力士,每十個人負責一門火炮的移動。
要保證,那個方向的敵人多的時候,火炮支援就能準時的到達哪個方向。
當然,除了突擊步槍。這些臨時上場的武器,都還沒有試射過。
火炮和迫擊炮的射程都遠,殺傷力都大。已經不能再製造廠試射。
燕銘冒著失敗的風險,把這些東西都裝到了城牆上和火車職中。
這才訓練軍隊之中反應迅速,懂得計算距離的人當第一批炮兵。
這新北城第一批炮兵,訓練的強度很大。
他們幾乎是沒日沒夜的再、熟悉大炮。
當所有的理論都已經掌握,能夠按照炮兵的術語做出相應的反應之時,就是開始實彈試射的時候。
這一早晨,負責訓練炮兵的燕銘知道,已經到了試射的時候。
“炮彈有限,一門炮試射一發,目標……”
隨著燕銘在火車上發出了號令,鋼炮先準備好,隨著炮兵鬆開手中的炮彈。
那炮彈向下滑落之後,撞擊在下麵的撞針之上。
發出了乒的一聲震響。
空之中,炮彈發出了破空的聲音,落在遠處。
巨大的火球在遠方憑空爆燃出來,一瞬間仿若地上升起個太陽。
“轟……”
爆炸聲音半晌才傳來。低沉,有力。
因為是幾個迫擊炮一起發射,地上被炸了一串大坑。
迫擊炮試射成功。接下來就是城頭的大口徑火炮。
炮兵,在熱武器戰爭的年代,也是一種要命的存在。
在火箭彈、導彈出現以前,炮兵一直都是軍中的霸王。
就是戰場上的鐵王八裝甲車,遇到炮兵也是有死無生。
如今裝備了炮兵的新北城,完全可以成為戰場上的絞肉機。
看著城頭那黑洞洞的炮口,燕銘在內心祈禱,希望永遠用不上這些巨大的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