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清晨(2 / 2)

四衛營一共有一萬零五百多禁衛軍,這麼多人不可能全都駐紮在城內,因此四衛營在城外另有軍營,隻是輪換到皇城值班而已。

在北京城的另外一麵,也就是地安門附近,同樣駐紮著勇士營的一支部隊,人數也是三千人。

兩支部隊一上一下相護照應,牢牢掌控著紫禁城的安全。

當然以弘治皇帝的政治智慧,兩支部隊自然不可能控製在一個人手裏,萬一這人被內閣策反了,皇帝一下就會被擼成光杆司令。

所以在禦馬監體係裏,分別有兩撥地位平等的太監分別領導著四衛營和勇士營。

作為皇宮禁軍頭領的禦馬監,地位上和司禮監是平等的。隻是因為司禮監常年處在抗衡內閣的第一線,所以在政治地位上,司禮監穩壓禦馬監一頭。

而禦馬監在和平年代幾乎沒什麼作為,到嘉靖年間因為禦馬監統禦的兵馬太多,嘉靖皇帝心痛軍費,所以將禁軍規模一再的裁撤,最後隻留下了六千人而已。

這在和平年景倒沒什麼,一旦國家發生內亂,尤其是明末那種情況,禁軍規模太連皇帝都保護不了。如果崇禎帝手裏掌握著兩萬精銳禁軍,不管是守著北京等山海關的吳三桂來勤王,還是遷都南京偏安一隅,都大有可為。

但是崇禎手裏隻有一群沒有戰鬥力的老弱病殘,使得他守也不能守,退去江南也是光杆司令,最後隻能君王死社稷,自掛歪脖樹。

禦馬監作為皇宮的軍事機構,領頭的武太監威望很重要,隨便空降一個太監過去可能無法服眾,所以現在禦馬監的領軍太監還是弘治皇帝的人,朱厚照並沒有將八虎安插過去。

最近四衛營和勇士營在朱厚照的安排下,都跑去城郊演習了,所以城門下的軍營裏空蕩蕩的,沒有一個人。

軍隊一動首先就要進行人員清點,這一動朱厚照才發現兩個營兩萬人是純粹的戰兵。

但是在戰兵之外,每個營還有額外的配了三萬旗兵。

這旗兵不是舉旗子的兵,而是輔兵,專門給戰兵幹雜活,負責安營紮寨,幫忙搬運盔甲,飼養馬匹,埋鍋造飯這些。

也就是朱厚照名下還有六萬吃白飯的閑人。

算起來,朱厚照名義上養著兩萬戰兵,實際上卻要承擔足足八萬人的吃喝拉撒。

朱厚照聽到這個消息,眼睛都急的發綠了,這多出來的六萬人每年得吃掉自己多少錢糧啊!

這些人若是青壯年訓練一下能上戰場也就罷了,關鍵是這些人都是幹雜活的老弱,白了就是這兩萬戰兵的親戚朋友。

大多數都是兒子在兩營當禁軍,而老爹和爺爺就在輜重營燒飯喂馬。

在禁軍裏當差,不僅每月都有足額的餉銀拿,還能管飯,肥水不流外人田,這種好差事自然也輪不到別人來做。

怪不得弘治老爹十幾年的發展,最後也隻弄出兩萬的兵來,原來背著這六萬人的大包袱,每年大部分的軍費都讓這些閑人給吃了。

實在的,如果想要這兩萬戰兵保持戰鬥力,不用在打仗的時候去操心吃喝拉撒的問題,這輔兵是萬萬不能缺的。

隻是四衛營和勇士營的輔兵數量也太誇張了,戰兵和輔兵比例居然高達1:,也就是每個戰兵有三個輔兵伺候著,這比當少爺還舒服,放在後世美帝家的軍隊都沒這麼闊氣。

必須削減輔兵的數量,以此來節省開支!

隻不過這個操作的過程卻極為的麻煩,且不這些輔兵和戰兵是沾親帶故的,大量辭掉他們會引來戰兵們的反對。

這就有點像是國營企業安排下崗一般,直接把這些人踢出企業,讓他們去自生自滅。

這麼多人一下子失去了工作,必然會引發社會動蕩,特別是這些人拖家帶口的,短時間內要找到工作真的極難,不定會出現餓死人的情況。

其次如果朱厚照一意孤行的剔除掉大部分的輔兵,這些戰兵們的心裏肯定會不舒服,對皇帝的忠誠肯定會打折扣。

朱厚照從來不相信餓著肚子的忠誠,士兵們忠於皇帝,那是因為皇帝能夠賜予他們豐厚的收入。

皇帝沒了,他們舒適的生活也沒了!所以任何敢威脅到皇帝的人或者事物,都會遭到禁軍的撲殺。

為了保證自己的安全,如此朱厚照還得給這些人安排好退路,給他們轉業找個好工作,如此才能保證勇士營和四衛營的戰兵們不會躁動,安安心心的保護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