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朱厚照在紙條上都蓋了皇帝的私人印章,同時注明了此土地三年或者五年之後才能找皇帝兌現。
當然朱厚照很狡猾的沒有注明這些土地的位置,所以等這些太監將來拿著紙條找他兌換實物土地的時候,才會發現這些地全在千裏之外的關東。
但是皇帝的信用在這啊!
朱厚照是大明朝最大的地主,他手裏得皇莊少說也有兩百萬畝以上的山林土地,而且基本都是出糧率最好的水田。
皇帝手裏可沒有荒地!
大家都以為皇帝會拿這些上等的水田賞賜給大家,所以這些紙條上的價值是實打實的,可以直接拿來當錢用。
“你先舔到再說!”朱厚照嘿嘿一笑,打開抽屜從裏麵抽出一張一尺長,半尺寬的印著複雜花紋,中間寫著“一千畝”字樣的紙條,在手裏晃了晃。
如果有人仔細看的話,就會發現朱厚照的抽屜裏有厚厚一疊這樣的紙條,少說也有一百張。這還隻是放在明處可以看到的,在朱厚照的藏寶室裏,至少還有好幾箱這樣的紙條,十畝,百畝,千畝,甚至連萬畝的都有。
這是朱厚照前幾天命令司禮監下屬的寶鈔司精心繪製印刷的一批土地券,共計一百萬畝的土地。
大明前幾任皇帝濫伐寶鈔,這種紙幣已經崩潰,形同廢紙了,鑄幣稅一分錢都收不到。
在研究了高中政治經濟學中的銀行的一些知識之後,朱厚照決定以關東平原一億畝土地為信用擔保,發行新的土地券。
土地券其實就是朱厚照創造出來的一種新的鈔票。
當然朱厚照腦子裏的金融知識太匱乏了,尤其沒有成體係的金融理論,所以他也不敢真的把一億畝土地全都印出來,隻能先拿一百萬畝土地試試水,純屬玩票性質,在皇宮內部圈子裏先用著。
當然朱厚照怎麼都沒想到,他試水的這一百萬畝期貨券,在流入市場之後因為皇帝堅挺的信用而價值飆漲,甚至達到了和黃金等價的程度,一畝地就是一兩黃金。
因為這一批期貨券上都印有皇帝的私人印章,也是僅有的一批,幾十年後這批期貨券還擁有了收藏價值,特別是最稀有的“一萬畝”期貨券,說是價值連城都不為過。
等到朱厚照開發了東北平原後,他才真正創辦銀行,以一億畝土地為信用擔保,向市麵上發行了市值達五億兩白銀的土地券,基本解決了國家缺銀的局麵,穩定了物價,緩解了大明朝的經濟危機。
1億畝地發行了10億兩白銀,這等於是東北平原的一畝地價值十兩銀子。
這其實是有些低估了土地券的價值,畢竟在南方地區一畝上等的水田價值超過10兩銀子,而東北平原的黑土地糧食產量高,土地價值並不比南方的水田要差,甚至還有勝出。
在經濟學理論中隻要在合理的範圍內,貨幣超發一點也是可以的。畢竟誰也不會真的拿著土地券去找皇帝換土地,超發兩三倍其實都沒問題。
但是朱厚照太害怕土地券崩盤,會危害到大明脆弱的經濟,所以非常謹慎的隻發行了10億土地券。
因為有1億畝土地的信用擔保,這就導致在正德年間土地券異常的堅挺,畢竟在理論上這些土地券都是能百分之百兌換土地的。
後來有些不法分子看到了土地券和土地之間的差價,在南方收入土地券然後跑到東北買地,然後再拿著地契去南方換成土地券,這一來一回能夠謀取到驚人的暴利。
等到朱厚照發現這個問題的時候,市場上倒騰土地券的行為隱隱已經危及到大明的經濟了。
朱厚照把這事兒交給劉瑾去解決,九千歲出手那有什麼問題是解決不了的!宰殺了一大批土地券掮客之後,並不出來了一係列的限製措施之後,這股妖風總算是刹住了。
不到三個月時間,這個危及大明金融的隱患,就被劉瑾給消滅在了萌芽之中。
當然這是後話了。
現在的劉瑾還是個沒什麼從政經驗的小太監。
他放下手中的書,擰著胳膊,使勁想要用舌頭去舔到胳膊肘。
當然這隻是朱厚照在逗劉瑾玩,人體的骨骼結構是不允許自己舔到胳膊肘的,怎麼努力都是徒勞的。
“大家別都看著,誰能做到這一千畝地酒鬼誰了,這個約定隨時有效!”朱厚照晃了晃手中的土地券,好讓周圍伺候的小太監們都看到。
於是在文淵閣裏出現了一個奇景,太監們都像著了魔一樣,躲在角落裏拐著胳膊肘伸著舌頭去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