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明?楊慎
贛江滾滾,奔騰不休。
中年儒士,一襲青衫,孤立江畔,噙淚遠眺。
此人姓王名守仁,字伯安,號陽明,時任南贛巡撫。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德成兄,請受伯安一拜!”王守仁麵東遙拜,一臉堅毅,收淚揮袖,大步而去。
明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六月十四日,寧王朱宸濠於其封地江西洪都舉兵謀反。發布檄文,正德帝荒淫無道,奉太後令,起兵如朝。
集兵十萬,自稱監國,年號德順,以致仕都禦史李士實、舉人劉養正為左右丞相,降官王綸參讚軍務,討伐朱厚照。斬殺江西巡撫孫燧(字德成)、江西安擦副使許逵於惠民門外,吹響反叛號角。
風塵之會,戎馬劻勷,狼煙四起,人哭狗吠,天地色變。
王守仁獨乘一葉扁舟順贛江而下,至豐城地界。頓覺數道勁風自身後襲來,頭也不回,順手操起船槳運勁後掃,七八支箭羽紛紛無力落下。
江麵炸裂,十數道人影破水而出,揮舞鋼刀,寒光陣陣,攻向小舟。王守仁持槳應敵,卻覺腳下有異,棄舟前躍,手中船槳連續拍打江麵,激起朵朵水花,無數水珠如離膛鋼珠激射而去。變化倉促,圍攻眾人躲閃不及,被水珠擊中,帶著悶哼聲跌回江中。王守仁拍水破敵,又借拍水之力向前竄出數丈,此時小舟早已四分五裂。
未待喘息,更多身影破水而來,王守仁無心戀戰,如法炮製,船槳拍水,水珠擊敵,借力掠向岸邊。
江岸近在咫尺,一杆銀槍忽從樹後閃現,直刺門麵。他去勢甚急,雙腳互抵,借力擰身,堪堪躲過寒槍。
銀槍變刺為掃,王守仁舉槳格擋,借勢躍上江岸,手中船槳卻已斷成兩截。腳未沾地,林中又殺出一隊人馬,箭羽、鋼刀紛紛招呼而來,展開身法,騰挪無方。心下暗暗納罕:“如此環環相扣、時機精準、出手狠辣的襲殺,全然不似無為教的行事作風!若不是無為教,又會是誰?”眼見破水突襲的死士,踏水上岸,將與林中人馬合兵一處。
放眼望去,竟有不下百人之數,統著勁裝,手持鋼刀,腰背各負拋射兵器。當先二人,一人手持銀槍,臉色煞白,嘴角噙一抹詭異笑容,藏身樹後兀出寒槍正是由他所為;另一人體格雄壯,肩扛巨斧,身法卻很是迅捷,方才正是他隱身水中搗毀扁舟。
王守仁不敢有半分遲疑,一麵飛身後掠,一麵又暗忖:“合圍之勢一成,脫身不易。這等陣仗,顯然是有備而來,此間所布人手怕是不僅於此,定有其他埋伏。”提氣揚聲,喝道:“來者何人?”聲震四方,響徹林間,卻不見鴉雀展翅驚飛、淒厲鳴囀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