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輯:歲月河山(1 / 3)

第一輯:歲月河山

在大自然的懷抱裏,融入自然,超越自我。我帶不走這裏的風景,也沒留下任何痕跡,如一陣河畔的風,隻是一次對人生旅程的體驗,一場對自然性靈的閱讀。

我的西夏

是誰的力量,采一朵雲彩,

從六盤高峰散開

南來的風,北上的雨

在這沉默而厚重的土地上

掀起曆史的煙雲,高潮迭起

?

是誰的力量,掛一道彩虹

跨過賀蘭雲天,邁開騰飛的腳步

時代的潮,改革的浪

將這片古老而神奇的塞上大地

揚起前進的帆,逐浪飛舟

掀開曆史,當元昊的鐵騎踏過

山塵滾滾,龍吟虎嘯

風起賀蘭,雨過六盤

所向披靡的戰場,桀驁不馴

封域山河,立帝成王

天地、自然、山川、河流

氣壯山河,鐵骨柔情

是人民創造了曆史,

見證著每個時代的演變

隻是一方梟雄,江山又豈會長久?

我的西夏,站在時空的另一頭

不隨意高歌,不虛意抒情

在無數神聖的寫意裏,跌蕩起伏

她是一首不用刻意讚美的史詩

在高處照耀,熠熠生輝

我的西夏,沉寂在曆史的長河

如今的寧夏,振興掘起在祖國的西北

朔方重地,千年古城銀川

賀蘭巋然,長河不息

響徹在河套平原,沃野長空

今日的寧夏,美麗的寧夏

是一個蓬勃發展、日新月異的地方

她有著山的脊梁,水的懷抱

堅實的臂膀,開闊的胸膛

還有一雙銀色騰飛的翅膀

元昊已逝,昔日的黨項民族遠去了,

還有今天的六百萬回漢人民

西夏遠去了,還有寧夏

西夏王朝靜默在曆史的深處,獨自深省

寧夏的背後,還有祖國,

還有—中——華—!

賀蘭雲天

巍然屹立的賀蘭山,

峰巒融入天邊泛起的雲嵐

一陣風雨,一道彩虹

點亮塞上江南的亮麗風景

這裏連綿起伏的山脈

抵禦著來自西伯利亞的寒流

一陣春風,一陣鬆濤

拂過黃河,眷顧土地肥沃的河套平原

佇立風中,遙望賀蘭雲天

心中宏圖壯誌,麵向蒼穹

一個堅挺的脊梁,一個高昂的頭顱

那是寧夏漢子的錚錚鐵骨

天邊雲霞四泛,山間綠樹紅花

西北風不停的哨音勝似天籟

一群群岩羊,一片片鬆林

無不在兀立的山崖上留下自己的足跡

泉水在山穀裏四季流淌,寧靜致遠

太陽神的思考刻在石頭上

一幅幅岩畫,一塊塊賀蘭石

都是永久的見證和流動的風景

賀蘭山,由南向北

如一道黑色的閃電

一聲雷動,一路高歌

唱響奮進掘起的樂章

賀蘭雲天,刻畫自然的風骨

如一匹黑色的駿馬

一聲嘶鳴,一路馳騁

奔向奮勇騰飛的征程

賀蘭雲天,鳥瞰黃河落日

目睹銀川平原日新月異的巨變

一座座高樓大廈,一個個湖城美景

書寫著今日寧夏的瑰麗詩篇!

六盤行記

一陣秋天的細雨

淋濕了十月的風

路在山間盤旋

一盤高過一盤的舞動

積累著山的厚重和險峻

草色盡染的山巒

鬆樹和山峰一起挺拔

它們以一個向上的姿勢

大義凜然,直指蒼天

站在山頂,我輕聲的問候

感受天高雲淡

那首氣勢磅礴的歌

刻在石頭上的字

豪氣淩雲的氣魄

和石頭一起成為永遠的碑碣

詩的意韻,詞的風骨

紅色勝地,昨天與今天

在山風中交融,深情地訴說

一種文化的積澱和精神的傳承

再現的曆史從身心湧過

成為一種永恒

我一直在遠方仰慕著你

當我把一座山踩在腳下的時候

我依舊緲小,山依舊高大

時光流失的曆史

積蓄著世間的滄桑

歲月的河岸漸漸遙遠

領袖、偉人、前輩、先烈

獵獵生風的旗幟

湧出心中仰望和崇敬

這也是一種永恒

愛伊河情思

一條河貫穿於整夜城市

親水街上,艾伊河畔的風

潮濕的氣息,撲麵而來

此刻,我隻想張開雙臂

把這溫暖的風,輕柔的綠

攬入懷中,然後

到清澈的河水中

就像這座城市一樣,

沐浴在水中

天色漸沉,斜陽的身影

從微醉的河麵漸漸暗淡

河畔的燈塔照耀著水麵,

還有遠方零星的燈光

彼岸依稀可見

仿古船停歇在岸邊

蘆葦叢蕩起的綠意

隨風搖曳,嫵媚動人

斜拉索橋橫跨兩岸,

覽山劇場鳥瞰著水麵,

閱海遠眺,河畔的樓宇

綠色的荷葉,荷花正豔

暗香在晚風中彌漫

徜徉在艾伊河畔的夜色裏

一切親水的元素

映照在塞上湖城的瀲灩水光裏

遙望彼岸,心中泛起層層漣漪

轉身回眸,城市的繁華

從霓虹深處走來

街道、馬路,已成水岸

蔥蘢的樹,微薰的街燈

秩序井然地列隊等候,

不知是迎接,還是送別

都是同一種身姿

晚風拂在心頭,

潮濕的空氣令人陶醉

艾伊河的風光,好美!

我不禁想起那首《艾伊河之歌》

歌聲悠揚,在這靜靜的河水中,

詩情畫意,緩緩的流淌

星海湖畔

塞北的原野,秋雨洗過的路麵

像一條青色的綢帶

沙湖的銀燕在身後高懸

耳畔的風不停地呼嘯著

石嘴山,星海湖已在眼前

水霧彌漫,島嶼似繁星點綴,

碧水無垠的湖麵如大海般深廣

蒙蒙的細雨,遠方一片煙水

好一方秀美的水鄉

浩渺的湖麵

飛鳥掠過低空的剪影

翠色的葦花在風中搖曳

草色蕩漾,湖光瀲灩

賀蘭山的厚重與星海湖雲水相隔

在這方神奇的土地上

一聲響徹雲霄的天籟之音,

一曲崔人奮進的時代讚歌

賀蘭如脊,星海似懷

塞上江南,賽過江南!

岩畫浮生的思緒

我就在此停止

迎接我是傳聞中神秘的“太陽神”

在我之前還有駐足安頓的風

自從有了西麵的高山,

便不再有西風,

賀蘭山如此巍峨

始終透著一種自然性靈的神韻

那就是史前人類文明的記載——岩畫

岩畫到底美在哪裏

那些不斷出現的動物的圖騰

讓我的心在震憾中激蕩不已

岩石裏藏匿著深刻的內涵

我感受著一種物質的本源

還有人類精神世界的萌動

我開始懷疑太陽神的智商

但他仍舊偉大而神聖

現代文明正趁著火箭前進

可人類文明的進程

似乎已在漫長的歲月裏迷惘了很久

如果是在遠古時期

在那個生殖崇拜的時空裏

以現在的年齡

我已經死去很多年了

山還是山,岩石還是岩石

一切都未變,又都在改變

這個世界物質和精神都在改變

時空改變了,沒有改變的

隻有男人和女人

原始的藝術家隨時光遠逝了

他們偉大的作品還在

沉寂的岩畫像一首不朽的詩歌

讀者進化了上萬年

它依然神秘而不朽

邂逅一棵裸根桑

在長流水,一株百年古桑

有多少年太陽的曝曬

它就脫了多少層皮

有多少次寒冬

它就換了多少次妝

如今就像一個百歲老翁

枯杆、綠葉、紅果

桑葉兒還是那樣綠

桑葚兒還是那麼甜

邂逅一裸根桑

一百年的風洗刷過了還就那樣

你的根裸露在地麵有一米多高

粗壯的樹根像一根根柱子

架空了一顆心 就如

此刻我空洞的想像

裸根桑呀

我領教了你盛夏的繁茂

卻錯過了你嚴冬的傷痛

我看得見你的高大

卻測不到你的深度

一陣清風漫過金岸

朔風吹過千年

黃河古道經曆的滄桑,

仿佛就在昨天

追溯曆史長河中的每一次變遷

唯有時光擦拭著曾經苦難的傷痕

行至今日,這是一方

被喻為“塞上江南”的神聖土地

我看到時代的大潮裏

黃河兩岸無限美好的風光

從綠色繚繞的村莊,

升騰而起

縷縷幸福的炊煙

歲月捧給我們兩條青色的玉帶

一條在東,一條在西

勾勒出黃河母親優美的曲線

把原本荒涼的河岸妝點成風景

河水泛起微笑,挽起一縷夕陽

映照河套平原雄渾壯美的輪廓

黃河金岸,發出朗朗的笑聲

邁開腳步,激情跨越

奏響一曲奮進的樂章

讓我們看到綠盈盈的希望,

金燦燦的果實,還有

兩岸百姓紅通通的日子……

一陣清風漫過金岸

一棵棵樹整裝待發

一片片翠色昴然的景觀林

一座座跨河大橋像飛翔的銀燕

黃河灘上沙棗林飄來陣陣芳香

樹林裏鳴唱的鳥雀

稻田裏的鴨群、河蟹和魚蝦

唱響一時代發展的優美旋律

黃河書院、世界水車博覽園……

嶄新的水域,迷人的勝景

把綠色的原野攬入新的視線

把民族風情的靚妝逐一展現

一陣清風漫過金岸

勤勞的回漢兒女,

在塞北的原野上,一路歡歌

吟唱黃河金岸的神韻

暢想潤澤兩岸民生的美好前景

奮力突破,用激情點燃

一縷縷幸福的炊煙

創造故鄉跨越發展的巨變!

行走兵溝

我們的車停在正午的陽光裏

兵溝的高台之上,

東邊的大漠

似乎正在製造另一個太陽

西邊的黃河就在腳下

千百年靜默的曆史就在眼前

我們踏入的地洞就是古代的墓穴

炭化了的棺槨和枕木

森冷恐怖的骸骨

氧化腐蝕了的古代兵器

這些忠骨烈魂令人肅然起敬

隻是既然喚醒了這段曆史

將士的英靈何時再獲安寧?

遠去的曆史漸漸向我們走來

晾曬在現代文明裏

開發或利用,破壞或損毀

站在高高的台地上

遠方的河水流過千萬年後

依然從容,哺育著生靈萬物

黃河兩岸稻浪輕柔地波動著

腳下的綠,天邊的藍

進入眼簾的還有

河水的安祥

高台之上,

唐代詩人王維的塑像

靜靜地佇立此地

作為一種紀念,或是見證

人們吟誦著那些千古絕唱

和大詩人一起留影

隻是讓如此偉大的思想者

麵朝黃沙,背向黃河

他無法登高望遠,

也看不到黃河落日

隻為方便遊人瞻仰

這樣的遺憾,

是我們以文明的方式

顛覆了詩人的思想

風行塞上

塞北的風,南來北上

三月裏春天的探馬

從毛烏素沙漠以南開始

從大漠孤煙,到塞上農莊

從長河落日,到綠洲晨曦

像一隻不知疲倦的鳥

輕盈地飛行,歡快地鳴唱

在河套平原的懷抱裏駐足安頓

在充滿生機的春光裏

緩緩地梳理新生的羽毛

暖風麗影,搖曳在春天的眉梢

黃河岸邊,新綠泛上柳梢

倩影婆娑的女子

返青的草地,春潮湧動

大地呼吸通暢,泥土的氣息

種子的力量,萌動的春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