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力量

呂佳

酷愛看美劇的朋友考我一個問題:“如果你是律師,你的當事人是一個有很多案底的慣偷,警察當場在他身上搜出了失主的錢包,然而他聲稱自己的錢包也長這樣,所以他是誤拿。你會怎麼幫你的當事人辯護呢?”

我說這太難了,這個當事人恐怕是洗不清了。朋友卻說,美劇中的律師主人公就解決了這個難題,成功地為當事人進行了無罪辯護。我好奇地問是怎麼做到的,朋友笑道:“她隻是對陪審團講了一個故事——”

“在我小的時候,有一天看到自己的狗弗萊德叼著鄰居家的兔子進來,而兔子已經死了。我馬上意識到,弗萊德咬死了那隻兔子。為了保護它,我決定隱瞞下來,所以我把兔子洗幹淨、毛吹幹,放回了鄰居家的兔籠,我想這樣就沒人知道了。可第二天,鄰居來我們家說了件趣事,他們說,自己的兔子三天前就死了,他們把它埋到樹林裏,可不知哪個神經病,把兔子挖出來、洗幹淨又放回了籠子。這時候我才知道,是自己錯怪了弗萊德。”

“表麵看來最符合邏輯的,最後卻不是真相。這起案件,表麵看來是我的當事人偷了錢包無疑,但我們所有人都無法百分之百確定,他不是誤拿……”

這段辯論情節讓人感受到“故事”的力量。有時候,數據和事實並不能博得人們的認同,而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卻能讓人沉浸其中。不論是日常社交還是職場,隻要你想影響他人,會“講故事”,都是一種不可或缺的核心能力。

曾有人討論,當女朋友問“為什麼愛我”時,該怎麼回答效果才最理想。最佳答案不是賭咒發誓,而是采取講故事的方式:“去年有段時間我工作壓力很大,經常失眠,沒有食欲,還老跟你發脾氣。有天早上,我昏昏沉沉地起床,看到你在廚房,一邊用手機查菜譜,一邊幫我做早餐。後來,你把做好的雞蛋餅端給我的時候,我暗暗發誓,一定會愛你一輩子……”

故事的魅力就在於,它不會敲著我們的頭指指點點,而是將事實娓娓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