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化騰:小馬哥的低調創富經

封麵

作者:——在他低調溫和的外表下,跳動的是一顆雄霸互聯網世界的野心

近日,《3000中國家族財富榜》第五次發布。這一次首富易主,不再是機械設備巨頭三一重工梁穩根家族。“小馬哥”馬化騰憑借467億元財富取代梁穩根,登頂首富寶座。這也是馬化騰首次摘得榜首。作為去年的首富。梁穩根可謂今年中國財富損失最為慘重的富豪。財富暴跌近190億元,近乎腰斬。今年的榜單之中,李彥宏也憑借百度以411億元身家當仁不讓地名列第二。在理財周報《3000中國家族財富榜》前10位家族中,信息技術行業占據了四席。房地產行業有三個家族。其餘三個家族則分別在電子、交運設備和機械設備行業。由此可見,信息技術和房地產行業處於中國家族財富的高地。

儒雅的馬化騰和一貫走可愛路線的小企鵝。一不小心就成了“全民公敵”,但馬化騰很不服氣,誰叫你們都要分我IM(即時通訊業務的一杯羹呢?就算所有人都叫他“模仿者”,就算對手惹得他罵出了髒話。他還是要沿著這條路走下去,把別人好的模式借鑒過來,然後,更重要的是,超越他們。

邀四位夥伴共同創業

馬化騰1971年10月出生於廣東潮陽。1984年隨父母從海南遷至深圳。

1989年-1993年,就讀於深圳大學計算機專業。1993年深大畢業,進入潤迅通信發展有限公司,從專注於尋呼軟件開發的軟件工程師一直做到開發部主管。1998年,創辦騰訊計算機係統有限公司。2009年當選中國經濟十年商業領袖。2010年,福布斯富豪排行榜第249位,大陸富豪第6位。2010年5月14日,“2010新財富500富人榜”,以334.2億元資產排名第5位。馬化騰當年相邀四位夥伴共同創業,由馬化騰出主要的啟動資金。有人想加錢、占更大的股份,馬化騰說不行,“根據我對你能力的判斷,你不適合拿更多的股份”。因為未來的潛力要和應有的股份匹配,不匹配就要出問題。什麼問題?拿大股的不幹事,幹事的股份又少,矛盾就會發生。

不過,雖然主要資金由馬所出,他卻自願把所占的股份降到一半以下,47.5%。“要他們的總和比我多一點點。不要形成一種壟斷、獨裁的局麵。”而同時,他自己又一定要出主要的資金。占大股。“如果馬化騰和李彥宏沒有一個主心骨,股份大家平分,到時候肯定出問題,同樣完蛋”。

馬化騰有個朋友,跟兩個人合夥開了家公司。不過三個人都很強勢,意見不合,下麵的人不知道聽誰的。最後收場很難看。當年創立騰訊之初。他就和四個夥伴約定清楚:各展所長、各管一攤:技術、業務、行政和信息部門。因為都是多年同學。彼此特長都知根知底。如此設計。使創始團隊能在維持張力的同時保持和諧。沒有人能夠獨斷。保證了意見不合、討論、甚至互相潑冷水的空間,但彼此多年同學,不好意思一不合就撕破臉不認人;被逼著去說服別人,就需要提煉、把問題想得更清楚。彼此定位不同。就從不同的角度來判斷,保證認識全麵;最後馬化騰有一大股,該做決定的時候還是有一錘定音的能量。這就是馬化騰,多年前就在為今後可能的陷阱綢繆。到今天。五位夥伴都留在騰訊。不離不棄。

一定要請人替換你的功能

2006年2月,有麥肯錫和高盛背景的空降兵劉熾平從馬化騰手中接過總裁的位置。“總裁就是作為CEO的繼承人,我們是這樣培養的。”34歲的馬化騰說出這句話的時候,不僅表明已開始為自己培養接班人。也意味著,當年與馬化騰攜手創業的四位夥伴將聽這位外來的空降兵的號令。

劉熾平早在2003年扶助騰訊上市的時候就跟馬化騰相熟,對騰訊情況“十分了解”。直至2005年初馬化騰把劉引入騰訊做首席戰略投資官,觀察了一整年,知其“懂的東西很細、問問題的技巧到位、得到多方認可”。之後。才給其總裁一職,並且還隻主要負責市場和銷售,可謂步步籌謀。比如同樣是任命總裁,陳天橋就是一聲令下,唐駿一步到位,之前兩個人隻有數麵之交。在中國互聯網裏,常常拿陳天橋來反襯馬化騰。一個“嫉如風,侵略如火”,一個“徐如林,不動如山”。

到2005年的時候,還基本是幾個創始人各管一塊,但騰訊的業務變得多樣化也更專業化。不可能靠一個人掌管。馬化騰對夥伴們講,一定要培養出下一層接班人。“我們的責任是更多地支持接班人去做,更多在跨部門之間協調,更多的決策,具體的事情都是交給他們去做。”現在,公司有兩個CTO,一個創始人張誌東,另一個是從微軟空降的熊明華。9人的核心高管團隊裏有4人為外部空降。

“沒辦法”,馬化騰說。“因為有些專業知識,無論怎麼補課,就是到不了那個級別。指望你的提高去迎合公司發展的風險太大,所以一定要請人來替換你的功能。”比如CFO曾振國,要搞資本運作,要跟國際大公司合作,就是要靠空降兵們積累很多年的專業知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