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向來就是一個吃不了虧的主。
“這次天池大會的第一名是淩雲飛,第二名是崆峒派的藏天元,依次排下去是淩若雨和你。剩下的不是前四強我也就不說了。”
“誒,那你呢?”徐峰忽然問道。
陳溪不悅道:“哎,第六名。”
徐峰打趣道:“哎呦,你輸給了誰啊?”
“滾蛋。這天聊不下去了,老子走了!”陳溪一怒摔椅子走了。
“喂,心態要好啊。哈哈哈哈。”徐峰很無恥的笑了起來。
接下來的一個禮拜,徐峰一直都在龍虎山進行調養,龍虎山的修道條件比不上昆侖山那般優越出色,不過依舊是人間一絕,畢竟龍虎山曾經也是道教祖庭,其底蘊非同小可。
在這一段日子裏麵,徐峰不僅傷勢恢複的十分迅速,乃至於他的自身修為都增長了許多,能夠沉下心靜修,徹徹底底的穩固了體內的力量,成為了一名真正的化神期高手。
一個禮拜之後,徐峰的傷勢基本上已經完全得到了痊愈,這一日他被張天師所喚去,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還是十分的吃驚,畢竟張天師的威名已經名震了華夏數千年之久,不論是否是修真者都對於這個名字如雷貫耳,去見張天師徐峰還是感覺十分緊張,上次這麼緊張的時候還是和蔣建成見麵。
陳溪甚至打趣徐峰這是去見未來老丈人的感覺。
龍虎山是華夏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更是道教正一道天師派的祖庭所在,龍虎山山之得名有二說,一為《廣信府誌.山川篇》謂其為象山山脈一支,曆台山西行數十裏,折而南,分兩支,環抱狀若龍虎盤踞,故名;二為《龍虎山誌》載雲“山本名雲錦山,第一代天師於此煉九天神丹,丹成而龍虎現,因此山名。”
自第一代張天師在此創立正一道之後名震天下,影響廣泛,後有左河水詩雲:“碧水丹霞居虎龍,洞天福地隱仙庭。道陵縱使神行遠,仍讓妖魔俱逞凶。”
因此人們提起道教往往第一時間便會想到龍虎山。
這次帶領徐峰的是張誌平,兩人也算是老相識了,一路上有說有笑,路過了許多俊秀壯闊的美麗景觀,看的徐峰是驚歎連連,感慨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竟然能造就如此美麗的景觀,當真是世間罕見,絕無僅有啊。
兩人步行前往,一是因為門中有規矩不得以輕易飛行這是對於先祖前輩的尊敬,二來是因為來龍虎山參觀遊玩的遊客頗多,輕易施展法術的話很容易被人發現,會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龍虎山在最鼎盛的時期建有十大道宮,八十一座道觀,五十座道院,十個道庵其繁榮景象可見一斑。不過自漢代至今,桑海靡常,曆經諸多磨難,多數道觀早已荒廢,保存著唯有天師府等幾座了。
“為什麼不將這些廢棄的道觀重修呢?”徐峰好奇問道。
張誌平微微一笑:“不是不想,而是不允許。”
徐峰更加疑惑:“這是為何?”
“哈哈,你別問我我也和你有一樣的困惑,當年有政府的官員特地拜訪想要重現當年的龍虎山壯景,但是卻被掌門一句順應天意給打發走了。”張誌平哈哈大笑起來。
徐峰對張天師越發的感到好奇了。
兩人途徑天門山,金槍峰,象鼻山,排衙峰仙水岩等諸多景區,時不時的能夠看見許多參觀的遊客。
徐峰忽然覺得有些好笑,這些來到此處不管是處於遊玩的心態還是真的虔心朝拜,都難以相信他們身邊路過的任何一個人都有可能便是他們眼中的‘神仙’。
這種感覺就好比處在上帝視角看待事物的發展。
兩人雖然是步行,但是兩人的修為境界擺放在了那裏,所以說這段看似很遙遠的距離在兩人眼中也不過是片刻的功夫罷了,終於,經過了一個多小時的步行,兩人終於來到了天師府。
映入眼簾的便是那塊巨大的匾額,上次龍鳳飛舞般的抒寫著“龍虎山”三個大字,恢宏霸氣之意撲麵而來,給徐峰的震撼感不亞於之前見到玉虛宮的時候的感受,緊接著便是一片恢宏壯觀的建築闖入視線之中,放眼望去一望無際像是連綿起伏的山脈一般,不知道邊際所在,可想而知到底有多麼的巨大了。
天師府全名為“清嗣漢天師府”,根據張誌平的介紹稱占地有三萬多平方米,建築恢弘,目前尚存古建築6000餘平方米。
“走吧,掌門已經等待多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