Ⅲ型車為無動力、半掛式、主題式大篷車,車長8米,車寬2.5米,車高4米,車體分為:舞台型、主持型和倉體活動型,圍繞“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和“保障安全健康”三個主題進行開發。Ⅳ型車共分為3種車型:金杯型、依維柯型、全順型分別長5020mm×寬1690mm×高2225mm,長4845mm×寬2000mm×高2500mm,長4666mm×寬1974mm×高2228mm,可乘坐5-6人。用於裝載簡單科普設備和開展農技試驗。2012年開始,Ⅳ型科普大篷車開始裝配壁掛科普展品,展箱7件,可乘坐3人。
科普大篷車發展初期,主要以I型、Ⅱ型為主,體量較大。隨著基層對科普大篷車的需求逐年增多,受經費和交通條件的限製,I型車需求受到限製,體量適中、展示效果較好的Ⅱ型車和靈活輕便的Ⅳ型車受到基層的歡迎。目前Ⅱ型和Ⅳ型車是配發的主要車型。
二、存在的問題與未來發展
雖然科普大篷車取得了良好的業績,但從總體來看,科普大篷車的發展仍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總量不足,在區域、城鄉間布局不盡合理;車型較為單一,還不能完全適應不同人群的科普需求和不同地理環境的運行需求;車載設備、展教資源的更新率低,活動形式缺乏創新,資源未能共享;運行管理製度還不健全,工作隊伍尚不穩定,展教能力有待提升。這些問題的的存在,影響了科普大篷車的未來發展和社會效益的發揮。在未來,應在以下方麵不斷改進:
2.1建立政府投入、基金支持和企業讚助的多渠道投入體係
考慮到中國國情,未來科普大篷車的發展,應在繼續爭取政府財政投入支持的基礎上,要通過各種形式,如基金支持、企業冠名等,積極爭取社會各方麵的投入,以保證科普大篷車規模數量的合理增長和展教活動的有效開展。
2.2各類科普大篷車協調發展
在未來,科普大篷車首先應保證基層群眾的基本科普需求,展品要能夠體現現代科技館展示內容和方式的發展,給地方公眾帶來參與、體驗、感受的機會,同時應嚐試開發主題類展品和資源,增加主題型科普大篷車的數量,不斷增強科普大篷車的吸引力,以滿足國家、社會發展和基層各類人群科普需求。
2.3建立科普大篷車資源共享機製
隨著科普大篷車規模的不斷擴大,應建立科普大篷車資源共享中心,實現對各省科普大篷車車輛和資源的統一調配管理。共享機製的建立,可以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保持對公眾持續的吸引力。
2.4在全國建立一支專兼職結合、業務能力突出的隊伍
為確保科普大篷車活動質量,各地科普大篷車工作團隊應有3-4名固定工作人員配備,加強科普大篷車的兼職人員和科普誌願者隊伍建設,通過技術培訓和各種形式的學習交流,不斷提高專兼職人員的專業化水平。科普大篷車作為麵向基層公眾的流動科普設施,目前麵臨著良好的曆史發展機遇,在未來,隨著問題的解決,科普大篷車將為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