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智能化變電站常見問題的分析與處理(2 / 2)

3.2事故原因。導致采樣錯誤的可能性有采樣數據丟點、額定延時抖動、數據無效、雙AD不一致等、品質因素異常等問題,這些問題一般發生在合並單元內部的光電轉換模塊,同時配置錯誤也可以發生以上現象,如果發生這些問題,保護裝置能夠檢測出來,發出信號並閉鎖相關保護,如果沒有數據,則原因可能是訂閱方的配置錯誤。

3.3事故處理。用抓包工具或者采樣分析軟件讀取從合並單元裏麵發出的數據或者波形,分析采樣異常原因,首先使用合並單元校驗儀測試合並單元,先保證合並單元的內部配置是否正確,在保證合並單元正確後再在合並單元的模擬通道上施加模擬量電流,測試雙AD通道的偏差,檢查IED雙AD偏差閥值,一般雙AD的偏差在50%之內,其次在報文分析儀上長時間監視SV報文是否出現異常,如果監視不到數據或者波形,則可能原因是訂閱有問題,這時需要檢查配置。

4、采樣偏差的分析與處理

4.1事故現象。進入合並單元的模擬量的波形和發出的數字量的波形不重合,主要表現在數值方麵的大小不一致。

4.2事故原因。遇到采樣偏差時首先檢查配置文件的變比是否和現場實際的變比一致,其餘用合並單元測試工具測通道延時是否符合要求。

4.3事故處理。首先由合並單元校驗儀測試數字量輸出是否正常,排除合並單元內部問題,合並單元以及保護裝置內部都需要配置變比,所以需要仔細核對變比,其次用保護測試儀模擬額定延時同時加多間隔采樣值,排除由於GPS異常引起的同步采樣誤差,如是母線保護裝置,可用多間隔采樣來排除同步誤差問題,再通過合並單元校驗儀加額定模擬量,檢查SV精度,測量MU額定延時等數據是否符合相關規定。

5、站控層異常的分析與處理

5.1事故現象。遙信、遙測、遙控出現問題,主要表現在間隔層的信號、電壓電流不能上傳到後台或者後台的控製命令不能到智能終端,無法完成預期的功能。

5.2事故原因。站控層異常的原因主要有:5.2.1不滿足邏輯條件。如果在交換機處能夠抓取從間隔層發來的信號,但是後台沒有信號,此時問題可能發生在測控裝置上,主要檢查測控與遠方操作有關的的裝置軟壓板或者控製字。5.2.2總召周期過長。後台在向測控裝置發送執行命令時,首先需要對測控裝置發出一個總召喚命令,如果測控裝置具備條件,則向後台回複命令,然後後台的控製命令才能達到測控裝置,如果總召周期太長,則會導致站控層出現異常。

5.3事故處理。IEDScount登錄IED檢查對應控製塊是否被正確使能,測控裝置上檢查五防條件是否正確,是否投檢修壓板;IED斷電至通信完全中斷後上電,觀察變位是否正確上送,鏡像交換機端口捕捉報文,檢查交互是否正確,檢查IED報告控製塊的參數配置和後台的61850通信參數配置。

6、總結

隨著數字化技術的在智能化變電站中的不斷應用,大量的技術問題在運行或者調試的過程中不斷湧現,因此,如何快速處理現場發現的問題、對工程的進度有很大的影響,針對以上特點,本論文提出的這些解決方案具有以下的幾個特點:(1)本論文提供的方案具有通用性。本文提出的解決方案是通過現場處理,實施驗證之後總結出的方案,能夠在所有智能化變電站中使用,具有較強的通用性。(2)具有充分的理論依據。本論文所提出的解決方案已經通過現場設備的穩定運行得到驗證,運行效果比較可靠。

參考文獻

[1]劉振亞.智能電網技術[M].中國電力出版社,2010

[2]高翔,張沛超.數字化變電站係統結構[M].華北電力出版社,2006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