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司馬徐庶議涼行(2 / 2)

司馬懿輕搖手中韁繩,玩笑道:“此乃元直兄之馬,懿可不敢搶騎了。懿手中無馬,如何尋主?元直兄好狠的心腸,昨夜有敵偷襲,也不知是哪路人馬,懿若獨自亂走,元直兄就不擔擾懿會半路遇上歹人?……此番勞心勞力,反而徒勞無功,不若一路打聽,一邊尋得情報,一邊尋找主公。老實說,懿總覺得涼州的局勢有些不大對勁——”

“哦?”徐庶挑眉,恭聽司馬懿的見解。

司馬懿首先反問道:“不知元直兄對涼州的勢力有何看法?”

“仲達兄是在考問庶麼?”徐庶輕笑三聲,思索半晌,徑直地回答,“西涼勢力分為兩股,一股是董相生前率領的西涼軍隊,另一股則是以韓遂、馬騰為首的起義軍。西涼軍隊多是並州鐵騎,昔日董相憑借其騎兵的作戰能力,得以進京挾天子,足以窺其實力,惜恨董相殘暴不仁,禍亂蒼生,以致民不聊生。董相死後,其部將李傕、郭汜、呂布等人或是把守朝廷,或是攻城掠奪,忌憚猜忌直至內訌廝殺,將帳下人馬消磨殆盡……由此,西涼目前最強的勢力便以韓遂和馬騰等人為主。西涼東接關中,西通西域,戎人眾多,興起的小股諸侯也繁多,人多口雜,多有不和,幸有韓遂和馬騰管轄,此二人威望極高,威懾戎人不敢肆意作亂,一旦徹底地殲滅他們,恐怕令曹……主公平複西涼大為不利!因此,庶以為,滅韓遂和馬騰事小,穩定西涼眾多戎人事大。”

司馬懿然後總結道:“元直兄說得不錯,西涼一度被眾多小股諸侯分割,懿本以為他們是盤散沙,然而昨晚吾軍卻遭逢對方的偷襲,可見情報多有錯誤。”

徐庶若有所思道:“仲達兄言之有理,倘若他們當真各自為政,又豈會分出兵力來進攻曹……主公?看來今次西涼之征,前途多舛。”

司馬懿忍不住地自嘲道:“可不是?暫且不提元直兄你背部受傷,懿原也想建功立業,不想還未踏進西涼,便頂著將軍之名成了散兵,更與主公失散數時!唉,也不知昨晚到底是何情景,但願吾軍傷亡別太嚴重。”

徐庶回憶道:“曹……主公此番征戰,帶有數名醫師隨軍,想來不會死傷太過,對方人數也不見得很多,不過是牽製搗亂之舉罷了,無須在意,隻是……他們主動出擊,是不想讓大軍前往西涼麼?難道……”

他頓了頓,住了口,望向司馬懿。

司馬懿稍加思緒,脫口而出道:“難道……!”

司馬懿一驚,亦沒說下去,隻與徐庶麵麵相覷。

華雲望了望司馬懿,再瞧了瞧徐庶,兀自想了良久,仍舊不知所雲。她沒來由地記起了那則“馬騰之子馬超強硬地反對,不僅殺掉使臣扣留他的父親,還集結十萬西涼兵馬,起兵於涼,說是曹操挾天子意圖吞並西涼,他不得不清君側”的消息——嚇,這馬超的舉動竟與史書記載的有點出入……

“元直,看來咱們得趕緊找到落腳地方,確實有些不大對勁……”

“仲達,你說得不錯,咱們的行動是該快點兒了。”

一名傷患和兩名看似弱不禁風的男女繼續騎馬行走,緩緩地朝関鄉縣走去。

関鄉縣,涼州的邊境一帶,不仔細觀察,決計察覺不出此處的與眾不同:許是行軍路上太過匆忙,這次華雲他們返回後竟是意外地覺出此縣大有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