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鄉趣(1 / 1)

下午大家在果樹下拍照留念,看著花樹下的自家親人,覺得心靈一片寧靜,好像回到了當初那個白衣飄飄純真美好的年代。

許多人找到大家要口袋。做什麼呢?陽春三月,鄉下田野裏到處是野菜,大家要采摘回去,許多人都已經計劃好了今天摘的野菜回去要怎麼弄。臨走的時候還花錢從鄉下買了不少大家過年還有剩餘的臘肉,臘雞,還有蔬菜。

傍晚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午的碗筷已經分好了,隻等各自拿回家了。今天大家都是喜笑顏開,單中午,除了本村的人,其他遊人吃大鍋飯基本上是十元一個人,小孩減半。大家的收入就是幾百,還有遊客臨走買的蔬菜,和各種土特產,今天的收入大概有五六百左右。比起大家種地的收入輕鬆多了。

因為是周末,有的人想再玩一天,因為現在大家家家戶戶都已經蓋了小洋樓,加上人不多,基本上一戶人家都有住宿的客人。有的還呼朋引伴,要朋友明天來。

第二天人數不比第一天人少,許多人大呼過癮,也後悔昨天怎麼沒來。

幾個年輕人開始再跟大家閑聊,想看看有什麼需要改進的地方,許多人很滿意,在鄉下無車聲喧囂,許多人都覺得自己好久沒有睡得這麼安穩。早上喝一碗農家的迷糊,吃上農家的雞蛋,配上清香的豬皮拱,真的是一大享受。

閑談之中不少人露出了想在農村種上幾分地的念頭,還想在這裏包一塊地:“我們都有車子,完全可以星期天來一趟,在田裏中些蔬菜,自產自銷,吃不完還可以送給親朋好友……”

大家一商量,可以啊,農村本來現在就是地多人少,有人願意來種,哪怕不多,但是至少自家的地不會荒著。村裏對此也是大力支持,還專門有人帶人去看,相中了就告訴村委會的人,根據麵積來收費。一分地二百到四百不等,沒想到知道的人多了,覺得一年四百也不貴,租的人反而多了起來。

村裏根據客戶的要求,還給租的的人在他們租地的邊上立的牌子,還分出不少碼成了井字形,方便勞作。

做農活其實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撒上種子就要翻土、施肥、除草、到了季節還要收割,可是這群城裏人並不在乎,或者說釣勝於魚,這裏有大片大片的青山綠水,自己動手中的體驗一把濃濃的鄉村情趣,給人一種說不出的享受,這是在城市忙碌生活中所享受不到的,享受的就是過程。

劉舟也忙起來,因為劉舟要釀造百花酒。百花酒當然不是說有百種花,隻是因為花的種類多。

百花酒釀造分幾種,一種是采集一年四季的百花,晾幹,去除花蕊。再將花幹放入酒壇中,加入酒曲,加上山泉水,封存埋藏在地下或者酒窖裏。第二種就簡單得多用糯米,酒曲,加上百花花瓣。劉舟選的花瓣都是每棵樹最精華的部分,先將糯米煮的大半熟了,加上酒曲,將收拾好的花瓣直接揉碎拌在一起。放進酒壇,蓋好,用塑料薄膜套起密封,放上十天半個月的,拿出喝,帶點淡淡的花香,米酒釀造出的百花酒,度數低,喝起來不容易醉。非常適合婦女、老人和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