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初期關於教學媒體的研究(1 / 3)

初期關於教學媒體的研究

理論研究

作者:興喬 趙曉寧

信息技術的出現,深刻改變了社會生活、生產形態,也對教育教學產生重大影響。教育信息化是進入新時期以來世界教育改革的熱點,也是我國教育裝備機構、專家、學者在教育改革實踐中長期關注的研究重點。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隨著我國大規模教育教學信息化建設的興起,人們開始對教育信息化理論及實踐問題給予越來越強烈的關注。

大力推進信息化,是覆蓋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戰略舉措,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麵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建設創新型國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選擇。這一時期,國家層麵對教育信息化建設給予高度重視,將其作為國家教育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1999年,《中國教育報》發表署名文章,指出“要把現代教育技術當作整個教育改革的製高點和突破點”,“要深刻認識現代教育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及其應用的必要性和學術性,充分認識現代教育技術是現代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對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需要”。2007年,教育部召開關於質量工程的視頻會議,會議強調“必須堅持以信息技術的應用作為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推進教學方法的改革,加強優質資源建設”。當時被稱作我國跨世紀教育改革和發展藍圖的《麵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要求,要“實施現代教育工程,形成開放式教育網絡,構築終身學習體係”,要“加快教育科研信息化步伐。提升基礎教育、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信息化水平,持續推進農村現代遠程教育,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促進教育均衡發展。構建終身教育體係,發展多層次、交互式網絡教育培訓體係,方便公民自主學習。建立並完善全國教育與科研基礎條件網絡平台,提高教育與科研設備網絡化利用水平,推動教育與科研資源共享”。為完成“國民信息技能教育培訓計劃”,“在全國中小學普及信息技術教育,建立完善的信息技術基礎課程體係,優化課程設置,豐富教學內容,提高師資水平,改善教學效果。推廣新型教學模式,實現信息技術與教學過程的有機結合,全麵推進素質教育”。

顯然,貫徹實施教育信息化戰略無疑是教育裝備工作的重要任務。就教育技術裝備領域而言,由於其既是建設實施者,又是應用及應用組織者,這一多重角色使其更為迫切需要回答和解決建設和應用中的理論和實踐問題,其中尤以實踐問題更為突出。因此,在教育信息化相關理論研究中相當部分為實踐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研究。針對實踐的研究,推動了人們對教育教學信息化問題包括對其發展趨勢認識的不斷深化。教育信息化是現代教育構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教育現代化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步,離開教育信息化,教育現代化無所依托,無實際意義。也就是說,沒有教育信息化也就沒有教育現代化,必須重視信息化建設和應用,推動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裝備要為完成以上目標而研發、設計、生產,要技術先進,更要適用、實用,配套設施要同步進行。

在這一過程中,裝備領域將教育信息化的實踐應用作為重點研究對象,目的在於如何通過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應用信息技術改變傳統教學形態,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支持教育教學的現代化轉變和均衡發展。這一時期研究的特點在於其注重實踐應用形式、手段、方法和技術路線、方案等內容,注重多媒體教學、網絡技術、移動學習、教學實驗室建設等迫切需要解決的實踐問題。

信息化教學是信息化裝備建設的直接應用,功能效果的具體檢驗。對這一問題的研究經曆了從關注形式到注重內容,從形式研究到實效研究,從單獨設施到係統建設,從“用起來”到創新發展研究的從一個初級到比較高級的較長期過程。許多研究現今看來不免略顯稚嫩,十餘年間的實踐發展和技術變化已遠遠超越了當時的研究範圍和水準,但就當時而言,這些方麵的研究無疑是站在了時代發展的高點上,具有一定的創建意義,不僅給人以啟示,不斷使教育信息化裝備和教育教學走上科學整合、高效應用的新階段,同時極大推動了教育教學信息化轉變和教育信息化裝備實踐發展。

1 早期多媒體技術

從人類傳遞信息媒介的視角來看,人類社會的發展曆程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一是口語社會階段,主要是用口語傳遞信息;二是文字社會階段,主要是用文字傳遞信息;三是電子社會階段,主要是用電子傳遞信息。20世紀50年代起,個人計算機開始進入家庭,20世紀90年代,互聯網開始廣泛應用並進入家庭。

“多媒體”一詞譯自英文“multimedia”由multiple和media組成。這裏有兩重含義,一是指存儲信息的實體,如磁帶、光盤、磁盤、半導體存儲器等,中文常譯作媒質;二是指傳遞信息的載體,如數字、文字、聲音、圖形等,一般理解為多種媒體的綜合。實際上它是依托計算機係統,組合兩種或兩種以上媒體的一種人機交互式信息交流和傳播媒體。使用媒體包括文字、圖片、照片、聲音、動畫和影片,以及程式所提供的互動功能。

多媒體技術所涉及的對象是計算機技術的產物,多媒體技術是通過計算機對多種媒體信息進行綜合處理和管理,實現信息的數字化,是多種信息設立邏輯連接,並將其整合在一定交互式界麵上,使之具有交互展示不同媒體形態的能力。用戶可以通過多種感官與計算機進行實時信息交互的技術,又稱之為多媒體技術。

多媒體技術的發展改變了計算機的使用領域,改變了人們獲取信息的傳統方法,廣泛應用於學校教育教學領域,隨之產生多媒體教學這一現代教學方式。

多媒體教學的實質是在教學中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的特點,通過教學設計,合理選擇和運用現代教學媒體,並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組合,共同參與教學全過程,以多種媒體信息作用於學生,形成合理的教學過程結構,完成教學或訓練過程,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

人們通常所說的多媒體教學是特指運用多媒體計算機並借助於預先製作的多媒體教學軟件來開展的教學活動過程。它又可以稱為計算機輔助教學(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即CAI),是利用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通信技術,科學規範地對學習、教學、科研進行管理,對有關的所有信息資源進行整合、集成和全麵數字化處理,使學生方便得獲取學習資源,教師可利用無線網絡隨時隨地查看學生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