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德拉》導演辛格:通向自由的漫漫長路(3)
2014刺金時代 華麗的蛻變
慈祥祖父也喜歡溺愛孫輩
盡管曼德拉在監獄呆了27年之久,但他對家庭始終非常專注。由於政治理念不同,他和溫妮離了婚,但辛格說,曼德拉還是深愛著這個給他最寶貴年華和最深切愛意的女人。
“我很幸運,有幾次我和曼德拉以及他的家人一起吃飯。我看得出,曼德拉是一個細心的父親,溺愛孫輩,是一個喜歡陪伴家人的爺爺。”
所以,辛格給了《曼德拉》的開篇這樣一個鏡頭—嘶啞糅合的畫外音下,漫無邊際的南非原野中,一個老人踽踽而行,身後留下一道淺淺的路痕。幾個黑人孩子歡快地沿著老人身後的小路奔跑,朝陽初升,金色遍野,充滿活力與希望。
鏡頭裏沒有誇張的人物特寫,沒有富於衝擊的暴力畫麵,它細膩、舒緩、平靜,潛藏著豐富情感。
堅定行走的老人就是曼德拉,他的背影堅毅卻孤寂,誠如他一直堅持行走的自由之旅。而那些孩子,正是他的孫輩,麵對他們時,曼德拉滿臉笑容,是一個慈祥的祖父。他的自由之路正由南非的下一代、下下一代繼續堅持行走。
辛格一直把曼德拉的一段話牢牢記在心裏,這段話在影片的開頭和結尾都能聽到:“我一直走在通往自由的漫漫長路上,那是一條漫漫征程,而且它尚未結束。沒有人天生會因為另外一個人的膚色而去憎恨他。人們學會了憎恨,他們也能夠學會如何去愛。因為愛,對於人們來說,是更加自然的情感。”
“不願拍攝他最後的日子”
在曼德拉當選南非總統的瞬間,自傳影片戛然而止,對他之後的人生卻並未提及。說起原因,辛格解釋:“我不願拍攝他最後的日子。”
說起最後一次見到曼德拉,辛格的聲音頓時哽咽了。當時,他和卡特拉達一起走進房間,曼德拉被自己的影子籠罩著,顯得很瘦。
卡特拉達叫他“madala”,辛格知道,這在南非科薩人使用的班圖語裏表示“兄長”。“當時,曼德拉緊緊握住卡特拉達的手,那個情景太令人心碎了。我們瞬間被一股無法抑製的悲傷淹沒,所有人都哭起來。我再也不想去回憶這些事。”
辛格表示,《曼德拉》不管是否成功,但一定是一部真實的電影,因為曼德拉的獄友卡特拉達觀看影片時幾次落淚,他說:“這是一部讓人動容的電影。不但是曼德拉的奮鬥史,也是南非人民的掙紮史。我們這一代南非人應該更加團結,建設一個沒有種族歧視、性別歧視的國家,這正是曼德拉和他那一代人為之奮鬥一生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