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名家成功前的“忽悠”(1 / 1)

名家成功前的“忽悠”

逸聞

作者:張勇

英國現代著名作家毛姆,早期是位醫生。1897年,毛姆棄醫從事文學創作,接下來的日子裏,名不見經傳的他寫了幾部小說,總是不溫不火,沒有在社會上引起人們的關注,用毛姆自己的話來說,沒有一部能夠“使泰晤士河起火”。

沒有其他生活來源的毛姆常常入不敷出,一段時間裏他甚至餓著肚子寫小說。

一天,陷入困境的毛姆用僅剩的錢在各大報刊上登了一則征婚廣告:“本人喜歡音樂和運動,是個年輕又有教養的百萬富翁。希望能和毛姆小說中的女主角完全一樣的女性結婚。”一些女性讀者看到這則征婚廣告後,馬上衝向書店,搶購毛姆剛出版的那本小說,看自己像不像毛姆小說裏的女主角。男性讀者也不甘落後,心裏盤算著:買一本毛姆的小說,了解一下女友的心理世界,也好對症下藥啊!三天後,整個倫敦的所有書店,擠滿了要購買毛姆小說的讀者,一時間,毛姆的小說行情看漲,“洛陽紙貴”,竟然出現脫銷的情況。就這樣,靠這則精心策劃的征婚廣告,毛姆的大名廣為人知,成了紅極一時的作家,其生活隨著作品的暢銷大為改善。一朝出名天下聞,他的作品也被奉為經典,在世界上廣為流傳。

惠特曼出生於木工家庭,到了36歲還一事無成,平日最大的愛好就是背詩、寫詩。他幻想著靠寫詩出名,於是借錢印了1000本詩集,卻一本都沒賣出去。無奈之下,他把書都送了人,包括當時一批頗有影響的知名詩人。讀過詩集的人,有的說他的作品不知所雲,有的則取笑他浪費了紙張,大詩人惠蒂埃更是幹脆退回了詩集,請他自己把它丟進火爐……幾乎所有人都認定他不是寫詩的料,勸他早點放棄。可惠特曼仍不甘心,又創作出幾首新詩寄往報社,仍無一發表。家人擔心他這樣下去會貽誤終生,想方設法勸阻他。他再也無法安心創作,氣得嗷嗷大叫。

就在這時,惠特曼“意外”地收到了當時最著名的詩人愛默生的來信,在信中,愛默生對他的詩歌大加讚賞,甚至毫不吝嗇地誇讚道:“我認為,它們是美國文壇至今所能貢獻的、最了不起的聰明才智的精華。” 惠特曼喜極而泣,把信念給家人聽。

從那之後,周圍的人都對他刮目相看,他又開始潛心創作了,直至詩歌一首一首地發表,引起多方關注。

愛默生讀過他的詩後,了解到他的經曆,親自前來探訪並直言不諱地問道:“聽說我曾給你寫過表揚信,能讓我也看看嗎?” 惠特曼尷尬地低下頭,隔了很久,才吞吞吐吐地說:“那時我實在需要鼓勵,所以才冒充您給自己寫了那封讚美信。對不起!”愛默生笑了:“事實上,它正好道出了我的心聲。”說完,把那封信重抄了一遍,正式交到惠特曼手裏。惠特曼感動得熱淚盈眶。

第二年,惠特曼出版了新詩集,取名為《草葉集》,很快暢銷一時,直到今天仍被視為美國乃至人類詩歌史上的經典之作。

這些奇思妙想的炒作方式也許會讓我們佩服得五體投地,但千萬別忘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他們的推銷之所以成功,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手裏有貨,那就是經得起時間和曆史考驗的偉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