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明代“土豪”的奢華生活(2 / 2)

由於富豪們喜歡收藏,書畫古董的價格於是水漲船高。當時,王羲之、米芾、懷素的書法,價格往往在千兩白銀以上,有的甚至超過二千兩,相當於晚明一個普通家庭一百年的全部收入。

而昆山富豪周六觀為了給母親慶祝九十大壽,請畫家仇英到家裏,為母親繪製《子虛上林圖》,以千金為報酬,供給飲食之豐盛超過宮廷,每個月還為他張燈,請女伶歌宴數次。前後曆時六年,這幅畫才算完成。

但是富豪們有錢,卻未必有相應的鑒賞力。《萬曆野獲編》中記載,當時的富商喜歡“高談宣和博古,圖書畫譜”,但是卻沒有眼力,不懂裝懂,被讀書人傳為笑談。

在古董販子的忽悠之下,這些“貴公子大富人”一麵揮金如土,一麵暈頭轉向,“日飲蒙汗藥,而甘之若飴矣”。於是,熱愛收藏卻又容易上當的土豪們大大開發了書畫古玩的造假市場,當時的蘇州地區,偽“沈、文、唐、仇(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明四家的作品不可勝數,蘇州的專諸巷甚至以偽造書畫古董而知名。而在鬆江,有個聰明的古董販子編撰了一本古代名家手冊,叫作《寶繪錄》 ,裏麵全部是偽造的顧愷之、陸探微、展子虔、張僧繇等大家之作,引誘土豪們為之一擲千金。

官場才是真土豪

官家的奢華更不必說。嘉靖年間,首輔嚴嵩家中也是富可敵國。其子嚴世蕃吐唾,都是年輕貌美的婢女以嘴接去,謂曰“香唾盂”。嚴嵩被抄家時,家中有黃金三十萬兩,白銀二百多萬兩,名家字畫、珍稀古書數以千計,僅各種名貴的床就有六百多張。

刑部尚書王世貞在家鄉弇(yǎn)州修建園林,運來的假山石高三丈,為了運進城裏,不惜拆掉城門。又買了一塊高一丈闊三丈的石頭,準備用作假山頂峰,結果在運輸途中沉入太湖,為找回石頭,便築堰壅水,動用上百輛水車把水抽幹。更有祭酒陳攢,資累巨萬,家中房舍如同宮殿,花園有百畝之廣。

當時有一位叫謝汝韶的官員到太監家中做客,主客三人而已,廚房準備食物便“用鵝一十八、雞七十二、豬肉百五十斤”。又有一頓飯“用雞一百三十餘隻,隻吃雞頭”。

還有一些可笑的奢靡之法,近乎胡鬧:取雞鴨鵝蛋打破,分開蛋白蛋黃,用牛膀胱包裹蒸熟,謂之“鴕鳥卵”;又做鬥大的包子,在宴席上破開,裏麵是兩百多個小包子。

與官場的奢靡相應的,就是風氣敗壞。萬曆年間的地方誌上記載,在正德、嘉靖以前,當官的人退休,兩袖空空地回來,鄉裏的人都前去慰勞,嘖嘖稱讚他;倘若衣錦還鄉,反倒不與之交往。而到隆慶之後,當官的人回來,鄉裏不問他人品如何,隻問他賺了多少錢,倘若沒錢的,便譏笑他是“癡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