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夢與現實
人生,是一個很難定義的詞語。
從物質層麵和精神層麵來定義,人生的確可以分為富裕的和貧窮的兩種類型。
有人會問,為什麼沒有普通的人生?
我認為,想要有一個真正有意義的人生,那就絕對沒有所謂的中庸之道。
除非你能真正做到成佛,心性達到宇宙間最平靜的狀態,否則你就注定要在這紛擾的塵世裏為了各種各樣的事浮躁的過完一生,而這樣的人生,看似普通,實則很貧窮,非常貧窮。
無論貧窮和富裕,她們的終點都是死亡,某種程度上,這勉強還算是個完美的結局。
死後的世界,我們誰也沒見過,見過的也沒機會告訴你了。
所以現在有很多“神棍”在忽悠,這些神棍的職業可能是清一色擁有博士學位的某某教授團體,也可能就是你身邊的某個看似光鮮實則貧窮的人,看著她們吹牛上天的場景以及無數愚昧的信徒,不禁讓人感到這個時代的悲哀,科技在進步,人類在退步。
聽了他們的話,你可以出於嫉妒心去說那些富人為富不仁,吸光窮人的血,壓榨人民的勞動力,你詛咒他死後下地獄,這樣你就心裏舒坦一些,當然你也可以說一些窮人心地善良,因為他比你窮,你本能的把自己放在一個高姿態去憐憫他,自然你會說他死後一定在下輩子投胎成為一個富人家的孩子,過上幸福的生活,等他長大後,你又要詛咒他下地獄了。
我至今仍記得我的一位前輩曾經對我說過一句話,除了極少數真心待你的人,剩下的其他人沒人願意看到你過的比他好,就像那些喜歡在朋友圈曬幸福的人,往往其實過的很不幸福,所以他才要發出來讓所有人知道他過得很幸福,但是別人看了以後卻不一定會真心祝福他,反而會嫉妒,這是一種很常見的心理,也是凡人的命運。
作者本人年紀不大,二十來歲,但依然感覺自己前半生白過了。
我的前半生定義為18-25歲這個階段,從18歲起我就具備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以及義務,但我沒有很好的去踐行,和大多數人一樣,在大學混吃等死,手高眼低,這期間做了一些小生意,搞了一些所謂的“奮鬥”,但依舊徘徊摸索在窮人的圈子裏。
時至今日,作者仍是個窮人。目前在某國企工作,從事著經常熬夜並且擔負著重大人身安全的工作,然後在一個很典型的“國企氛圍”裏生活,和社會上很多人一樣,這份工作隻為了能養家糊口,也隻能養活我自己和父母,再多一個鐵定要喝西北風,目前和家裏人住在一起,以前的老房子還算寬敞,但是買新房子這種事從沒想過,因為現在武漢市的房價高到我的工資連貸款的利息都付不起,更別談首付,我得上8年班並且不吃不喝才付得起,所以作者必須做出一番事業,一個我自己興趣愛好所在並且能持續為之付出的事業。
這項事業需要大量經驗,大量精力,假如我能自由的去追尋夢想,那我就不是窮人了,因此,如今的我要追尋夢想,有太多的束縛在身邊,隻能利用業餘休息時間去踐行,而且還要安撫一下家人的情緒,讓他們保守的思想得到安放。
本人不是什麼英雄人物,但也有別於普通人,因為我敢去追求自己的理想,也拚命付出努力去實踐,我不安於國企的穩定,定要在此生選一條更加難的路去拚搏奮鬥,即便失敗多次,我依然有力量站起來,目前這項事業在工作之餘一直在堅持做,付出比常人三倍的努力去實現,可以毫不忌諱的告訴有緣的讀者,這個理想就是要成為大資本家,實現真正的財務自由,精神自由。
至於我口中的大資本家究竟是什麼,未來的資本市場會告訴世人。
有不少人問我寫小說是不是我賺錢的手段,我必須澄清一點,寫小說隻是我的興趣愛好,同時也是人生理想之一,不為賺錢,不要名聲,隻為完成自己的理想。
窮人最大的特點就是做白日夢,沉浸在夢中的世界,那種感覺很美好。窮人每天寧可為了雞毛蒜皮的瑣事喋喋不休,也不懂得沉下心去學東西,去實現人生理想,在經曆了許多挫折以後,我才領悟了這些道理,也看清了許多東西,於是開始了圓夢之旅。
把夢變成現實,我用雙手和頭腦來成就。
富人就是注定擁有更多的資源,人脈,成長環境,窮人就是輸在起跑線上,這一點毋庸置疑。現在最流行的心靈雞湯無非是鼓勵著人們去奮鬥,從而改變命運,從此成為人上人,不再畏首畏腳的做事,不再低聲下氣夾著尾巴的做人,不再受到周圍規則的製約,成為這個世界規則的製定者等等;又或者是教你如何看開一切,不去爭名奪利,心如止水,縱然風動,山動,天地動,我自巍然不動。
然而這些在我眼裏,都是假象,心靈雞湯的背後隱藏了很多深刻的東西,沒有傳達給世人。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幾個姓馬的,姓王的,姓李的大戶,整天演講成功的秘訣,震動整個大陸板塊,吸引了無數粉絲,卻沒見到幾個聽了演講就能成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