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 1)

第一章

長城神話已經坍塌

長城是遊牧文化與農耕文化的分水嶺。長城以南是農耕民族,以北是遊牧民族。所以萬裏長城是古代中國在不同時期為抵禦塞北遊牧部落聯盟侵襲而修築的最艱苦最偉大的軍事工程的總稱,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那時候,各國諸侯為了防禦別國入侵,修築烽火台,並用城牆連接起來,形成最早的長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為了防禦北方的匈奴民族,把原來各國的長城連接起來,成為一個完整的軍事防線。以後各朝各代都在修築長城,直到十五世紀明王朝把蒙古人逐出中原驅趕到漠北以後,長城浩大的防禦工程才得以完成,這就是我們現在從地圖上能看到的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全長二千三百多公裏,隨山勢蜿蜒盤旋,構成了世界上一道蒼涼壯觀圖景的明長城。如何理解長城?這是一個令人非常尷尬的話題,答案也是莫衷一是。從積極的方麵看,中原民族修築長城,是為了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南侵和騷擾,保證了中原社會秩序的穩定和平及農業生產的有序發展,使中原的經濟文化的繁榮有了一個和諧的環境,政治的穩定也有了比較可靠的保證,成了中原地區的一道屏障。因此,它成了千百年來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我們民族的偉大壯舉,表現出了華夏文明的氣魄和力量。可是當我們想到它的另一麵的時候,長城的形象在我們心頭就會黯然失色。曆朝曆代的統治者為了自己的家天下,修築長城,毫無節製的役使百姓,使農村經濟凋敝,民不聊生,秦的暴政就是一例,孟薑女哭長城一則小故事是對秦王朝暴政的控訴,也是修築長城給百姓帶來巨大災難的曆史背景下的縮影。長城又成了我們民族悲劇命運的一座紀念碑,它把狂妄自大和自欺欺人深深地烙在了我們民族的心靈深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