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924年夏,在與以陸榮廷為首的舊桂係的角逐中,以李宗仁、黃紹竑、白崇禧、黃旭初等為首的新桂係集團初步形成。該集團從此積極整軍練武,到1925年春統一了廣西,取代了舊桂係,開始在廣西主政。新桂係集團重新主政廣西後,在蔣桂戰爭、中原大戰一係列戰爭中連續被打敗,被迫退守廣西。為了保存實力,從長發展,他們閉門思過,勵精圖治,整頓廣西,推行一係列建設廣西的“新政”。
“行新政,用新人”為廣西用人基本原則。新政之意義如何?何以行新政,必須用新人?對此白崇禧說過:“我覺得推行一種新的政治主張或製度,必定要有受過相當訓練的新的人才出來負責,然後這種新的政治主張或製度才可以實現。而所謂的新的政治主張或製度,是要合於時代的需要,尤其要合於廣大民眾的要求。那種超越時代的東西,不顧事實,隻憑空去想的主張,是不合於時代與民眾的需要的。而那種趕不上時代的陳腐的思想,也為時代所摒棄了。所有隻有真正的適合於時代的要求,以及確能夠負起時代的使命的政治主張或製度,才是我們所說的新政。但是新政是要新人去推行的,因為想實現一個政治的主張,固然要定出一個好的製度,但好的製度,是需要行使製度的人去推行,然後才能收效。所以推行新政,一定要用新人,有了新的中上級幹部,還要有新的中下級幹部。” [1]P1-3為此,新桂係集團以廣西為政治大本營,敞開大門,招賢納士,不拘一格,廣攬人才。
20世紀30年代新桂係集團大力推行新政,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人事行政管理機製,整頓公務員隊伍,推動了廣西社會各方麵的發展。本文旨在通過對20世紀30年代新桂係集團內部公務員收入概況進行分析,探討近代廣西政府在公務員管理機製方麵的經驗得失。
眾所周知,公務員隊伍建設,除了製度的保障,公務員的薪級也是促成公務員隊伍穩定的一個重要因素。因為官階的高低和俸祿的多少本身就帶有激勵因素,級俸製度是激勵機製的基礎。廣西素來貧瘠,許多外省人士入桂參觀,最深的感受則是廣西上上下下所彌漫的儉樸風氣。正如胡適先生說:“一進了廣西境內,到處都是所謂`灰布化’。學校的學生、教職員、校長、文武官吏、兵士、民團都穿灰布的製服,戴灰布的帽子,容有鈕扣的黑布鞋子。這種灰布是本省出的,每套製服連帽子不過四元多錢。一年四季多可以穿,天氣冷時,裏麵可加襯衣;更冷時可以穿灰布棉大衣。上至省主席總司令,下至中學生和普通兵立,一律都穿灰布製服”。 [2]P78在有限的財政收入中,對於公務員的俸薪以多少為適宜,如何在級別上體現差別並激勵其勤勉工作,新桂係當局在製定公務員製度時充分考慮了這一問題。
一、公務員薪俸等級製的推行
1934年10月政府製訂《廣西公務員俸級章程》,凡公務員之俸給按照章程規定之等級支給。各機關公務員俸給初任時應由某級起支由省政府核定。公務員之俸給均自到職之日起支,退職之日停支。以到職、退職月份之日數按日計算支給。但對於公務員薪俸應如何核定,章程並無詳細規定,辦理上大多依據依據三原則:1、初任人員,應照編製規定最低級起薪,曾任並調職人員,得照支原薪,但以職務相當者為限。2、調升職務若由簡調繁,得酌晉薪級。3、武職調文職者,應照規定比照表支薪。 [3]P2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