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對照組相比較1P[6],因此選擇更為敏感的早期指標。Kim-1是腎小管損傷的最敏感的生物標誌。Timmeren等認為,在腎髒疾病患者中,Kim-1在腎小管細胞表達增加並與腎損傷程度密切相關。本實驗中與對照組相比,HgCl2組腎組織中Kim-1明顯高於對照組25倍,而汞含10倍量的萬勝化風丹古方和其餘各組與對照組無明顯差異。Kim-1在WSHFD0,WSHFD2和 WSHFD3組無顯著差異。
3.4 腎MT-1,MT-2 mRNA的表達 HgCl2可誘導MT-1 和MT-2的表達,與對照組相比,HgCl2組腎MT-1 和MT-2的表達升高約4倍。而含汞3~10倍量的萬勝化風丹各組與對照組相比無明顯差異。 MT-1和MT-2在WSHFD0,WSHFD2和WSHFD3組無顯著差異(表3)。
3.5 腎Oct2和Oat1 轉運體mRNA的表達 與對照組相比,HgCl2組腎轉運體Oct2的表達降低3.56倍,而含汞10倍量的萬勝化風丹古方和其餘各組與對照組相似,無明顯差異。腎轉運體Oat1 在HgCl2組的表達比對照組降低2.31倍,而WSHFD0,WSHFD2,WSHFD3組Oat1表達變化不明顯。
3.6 腎Mate2k和Mrp4 轉運體mRNA的表達 HgCl2可以升高腎髒外排轉運體Mate2k及Mrp4,其表達量為對照組的3~4倍,而其餘各組與對照組相比較差別不明顯。 Mate2k和Mrp4在WSHFD0,WSHFD2和WSHFD3組中的表達無顯著差異。
4 討論
朱砂常被當作HgCl2來作安全性評價[5,7]。本研究發現含汞10倍量的萬勝化風丹古方及其他各萬勝化風丹組的腎汞蓄積,腎損傷生物標誌Kim-1和腎攝入轉運體Oat1,Oct2 表達均小於氯化汞組,而氯化汞組腎外排轉運體Mate-2k和Mrp4的表達均高於其餘各組。說明朱砂在體內處置過程與HgCl2不同,其原因可能是因為朱砂與氯化汞化合物形式不同,而導致吸收、分布和排泄上的差異,進而導致其腎毒性差異。而上述各指標在WSHFD0,WSHFD2和WSHFD3組無顯著差異,表明在萬勝化風丹中減量或去掉朱砂對其腎汞蓄積和腎毒性影響不大。
目前對汞的含量評估主要以其總汞含量為標準[3]。近年來的工作已清楚表明用總汞來評價朱砂安全性欠妥[3,5-8]。萬勝化風丹含朱砂,因其古方中汞含量超標而減量,但減量後的萬勝化風丹雖達到藥典標準,仍超過國際標準上千倍。且藥效下降,銷售量驟降。就急性毒性而言,含朱砂的萬勝化風丹在相當於臨床用量的7.5倍 (3 g·kg-1) 的劑量下,一次性小鼠給藥未見明顯肝腎毒性[4]。相比之下,氯化汞則引起肝、腎汞的明顯蓄積和病理損傷[4]。用臨床等量的朱砂(0.42 g·kg-1),連續給藥3周,未見明顯肝、腎、腦汞蓄積和肝腎毒性[6],對汞毒性敏感基因MT的誘導和對Cyp2e1的抑製則遠低於氯化汞 (20 mg·kg-1) 和甲基汞(1 mg·kg-1)[6]。大鼠萬勝化風丹的臨床等效量為0.42 g·kg-1,Hg含量 40 mg·kg-1[6]。本實驗用3倍於臨床劑量(1.5 g·kg-1)是為和其急性毒性相比較[4],各萬勝化風丹組(1.5 g·kg-1)連續給藥1周後,發現給藥各組與氯化汞組(18 mg·kg-1)汞蓄積量完全不同,其腎毒性也完全不同。WSHFD0,WSHFD2和WSHFD3組的腎汞蓄積量無顯著差異,也未見明顯腎毒性,進一步說明朱砂與氯化汞是不能相提並論的, 在此劑量和1周用藥的條件下,其吸收和分布遠遠低於氯化汞, 且差異不明顯。 但如高劑量和慢性用藥(2個月以上),WSHFD0,WSHFD2和WSHFD3組的腎汞含量是有差異的,但不是決定其腎毒性的唯一因數。
在亞急性的汞暴露試驗中,血生化和病理改變不是敏感的指標[6]。研究發現腎髒損傷分子(kidney injury molecule 1,Kim-1) 在汞引起的腎損傷中很敏感[9],其高表達先於病理和血生化的變化。是一種檢測早期腎損傷的可靠生物學標記[10]。在本試驗中,氯化汞組的腎指數高於其他各組30%,提示腎髒的異常,但最有說服力的是25倍升高的Kim-1。 因此,Kim-1可望用來在臨床和基礎試驗中評價含朱砂中藥對腎髒的損傷的敏感指標 [9-10]。
MT是富含半胱氨酸的金屬結合蛋白,很容易被汞誘導產生,其巰基能強烈螯合有毒金屬,使其成為無毒物質,並將之排出體外,從而實現解毒,保護腎髒免於汞毒損傷。MT的誘導也可用來作為汞急性毒性[4]、亞急性毒性[6]和慢性毒性[9]的生物標誌。在本研究的實驗條件下,去朱砂的萬勝化風丹組和減朱砂量的萬勝化風丹組,其MT的表達與對照無差異。古方萬勝化風丹組略有升高(55%),但不顯著,對比之下,氯化汞增加約4倍。因此MT也可望用來作為在臨床和基礎試驗中來評價含朱砂中藥對腎髒的損傷的指標之一[4,6,9]。
目前發現腎髒含至少37種轉運體,可分為攝取和外排等4類[11]不同的轉運體。其中基底側膜轉運體介導Hg的吸收。有研究表明在MDCK細胞中Oat1介導Hg+2結合物的吸收,穩定的轉染Oat1的MDCK細胞內HgCl2和甲基汞累積增加,導致毒性增加[12]。 而作者灌胃給藥7 d後,發現HgCl2組能降低Oat1的表達,且其表達量低於空白組的2.31倍。Oct2作為腎髒中表達豐富的一種腎髒轉運體,其與許多有機陽離子藥物的轉運有著密切的關係,給藥7 d後Oct2的表達也降低3.56倍。攝入轉運體在給藥7 d後表達的下降,這可能是為了防止汞吸收到細胞的自適應機製[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