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1 本文為廣西“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2011年專項基金項目成果之一。
2 胡錦濤,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而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 胡錦濤,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1年7月2日第3版.
4 李朝陽.對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的思考[J].天津師範大學學報,2006(6).
5 寧陽.從中國傳統文化視角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實現路徑[J].甘肅理論學刊,2009(4).
6 梁啟超.歐遊心影錄[M]//飲冰室合集(專集之23).北京:中華書局,1989:32.
7 孫中山.孫中山選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802.
8 梁啟超.梁啟超哲學思想論文選[M].北京大學出版社,1984:307.
9 周秉鈞 注譯《尚書》[M].長沙:嶽麓書社,2001.
10 周秉鈞 注譯《尚書》[M].長沙:嶽麓書社,2001.
11 周秉鈞 注譯《尚書》[M].長沙:嶽麓書社,2001.
12 <宋>朱熹 撰《孟子集注》[M].濟南:齊魯書社,1992.
13 胡錦濤,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而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4 毛澤東自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39.
15 艾思奇文稿整理小組.一個哲學家的道路——回憶艾思奇同誌[M].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1.
16 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58.
17 毛澤東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23.
18 毛澤東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20.
19 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99.
20 毛澤東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38—1439.
21 江澤民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72.
22 胡錦濤,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能力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05年2月20日第1版.
23 江澤民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專題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243.
24 楊威.宋明時期儒家思想普及經驗之借鑒[A].高校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研究報告.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9:200.
25 王淑平.儒學價值大眾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建設[J].江漢大學學報,2008,(5).
26 崔人華.儒學引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3.
27 列寧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