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參考文獻:
[1] 赫爾曼 · E · 戴利.超越增長——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學[M].諸大建,胡聖,等.譯.上海: 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
[2] 周正剛.認識結果論[J].求索,1995(2):79.
[3] 王兆璟.應重視真假問題研究[N].光明日報,2005-09-09.
[4] 湯林森.文化帝國主義[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301.
[5] 德尼 · 古萊.發展倫理學[M].高銛,李繼紅,譯.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6] 徐文淵主編.可持續發展與世界經濟[M].北京:學習出版社,2000:32.
[7] 許寶強, 汪暉主編.發展的幻象[M].北京: 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26.
[8] 楊揚主編.全球化: 社會發展與社會公正[M].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34.
[9] 約瑟夫 · 熊彼特.財富增長論[M].李默,譯.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140.
[10] 陳向明.質的教育研究中研究問題的界定[J].教育評論,1999(1):29.
[11] Peter Coy: ‘The Mother Teresa of Economics’ ,Business Week, No.3601, October26, 1998:44.
[12] 羅榮渠主編.現代化: 理論與曆史經驗的再探討[M].上海: 譯林出版社,1996:47.
[13]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2.
基金項目: 2008年度江西師範大學研究生創新基金課題: 《虛假發展與真實發展——發展價值的倫理檢視》 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