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中共中央黨校科學社會主義教研室.馬列著作選讀:科學社會主義[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3]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Pranb K. Bardhan and John E. Reomer. Market Socialism:The Current Debate[C],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6]John E. Reomer. A Future for Socialism[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7]索爾·埃斯特林等.市場社會主義[M],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1993.
[8]張宇.市場社會主義反思[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9]Anders Stephanson. Feasible Socialism: A Conversation with Alec Nove[J], Social Text, No. 11. (Winter, 1984-1985).
[10]林毅夫.中國的奇跡:發展展戰略與經濟體製改革[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5.
1在社會主義思想史上,德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羅莎·盧森堡在1918年《斯巴達克同盟想要什麼》首次使用“社會主義本質”這一概念,他說:“社會主義社會的本質在於大多數勞動群眾不再是被統治的群眾,而是自己的全部政治和經濟生活的主人,並且在有意識地、自由的自決中領導著這全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