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的重大曆史任務和2020年全麵實現小康社會總目標的基礎工程,涉及農村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管理各方麵。這個目標的實現要求必須完善村莊的治理模式和發展方式,而目前作為村莊治理的主要製度村民自治製度,除了示範村以外,從大部分地區的村治來看,其治理績效低下,後勁嚴重不足,缺乏活力,其過程並沒有體現村民自治的精神。當前,各地正在大力發展農民合作經濟組織,是我國又一輪經濟製度的變革。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可以使單個農戶以組織的形式參與市場經濟,增強交易能力,降低市場風險,促進農業產業化、市場化,推進新農村建設;農民合作經濟組織是增加“原子化”農民的關聯性、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加強農村社會治理的有效著力點;農民合作經濟組織是推進農民參與公共事務、鍛煉農民合作能力、培育農民的公民性的有效載體。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具有經濟、政治、社會的功能,對完善當前農村的村民自治製度起到了示範及促進作用。把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和村民自治納入到村莊治理的範疇內,目的就是為了尋找一條有活力、有秩序、效能高的村莊治理道路,從而實現農村的現代化。
筆者在對貴港市的三區(港北、港南、覃塘)一市(桂平市)一縣(平南縣)進行實地調研,對其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現狀和其在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影響和作用進行了全麵的調研,以分析其對村莊治理的影響和在完善村民自治製度的促進作用
一、貴港市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對村民自治環境改善的作用
(1)社會效應明顯,促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村民自治的開展離不開新農村建設這個大背景。新農村建設取得新進展,那麼以村民自治為基本治理製度的村莊治理必然也會取得新突破。調查發現,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蓬勃發展切實促進了貴港市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推進農業機械化,加強農業技術應用,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推進農業產業化和市場化。推動農村改革,尤其是土地承包製度改革。現代企業製度通過專業合作社悄然出現在農村經濟生活中,部分合作組織積極探索土地流轉的有效途徑。如港南區八塘鎮高慶屯高慶蔬菜專業合作社,將全村200多畝土地租下來,每畝租金400元/年。也有部分合作組織成為發展農村公共事業的新生力量,有效增加了水利灌溉、公路修建、公共事務管理等農村公共產品的供給。如港南區橋圩鎮穿心蓮合作社在新華村修水泥路時捐了3800塊,還給新華村的學校捐了800塊修建籃球場。而且,發展專業合作社也是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
問卷調查證實了上述基於個案的結論。問卷調查從新農村建設的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五個維度,測量了農民在新農村建設方麵的滿意度。調查結果(見表1)顯示,參加專業合作社的農民對新農村建設的滿意度明顯高於沒有參加專業合作社的農民。發展專業合作社不僅是一項經濟事務,還具有推進農村整體發展的社會效應。
表1 是否參加合作社與新農村建設滿意度的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分析表
參加合作(n=324)
未參加合作(n=189)
平均數差距
T值顯著水平
新農村建設滿意度
20.7994
22.8942
-2.0948
-4.076***
注:1.*** P<.001,** P<.01,* P<.05;2.新農村建設滿意度量表是反向計分,量表得分越高,滿意度就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