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利益格局分化不斷加快。因而合理有效的利益整合在和諧黨群關係建構中的效用、地位隨之彰顯。執政黨如何在社會轉型期間著力整合協調好各階層人民群眾之間的重大利益關係對和諧黨群關係的建構具有極其深遠的意義。
作為無產階級執政黨的黨群關係是指:政黨與人民群眾的關係。和諧的黨群關係意味著:黨群關係是一個處於和睦、協調、運行狀態良好的黨群關係,是一種良性互動的關係。一方麵,廣大人民群眾信任和擁護黨的領導,把黨作為自己利益的代言人和保障自身利益的可靠力量,自覺地投身於黨領導的現代化建設事業之中。另一方麵,執政黨時刻把實現和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自己行動的出發點和歸宿,通過加強黨的各方麵建設以及加強不同群體的利益整合,不斷協調好、維護好各階層人民群眾的利益關係。
當前,我國的黨群關係從整體上來說是好的、是和諧的。但也不可否認,我們必須看到一些影響、製約黨群關係和諧的不確定因素是存在的。特別是利益主體多元化訴求之間的矛盾己經成為當今影響到黨群關係和諧的深層次重大問題。
一、當前利益主體多元化對黨群關係和諧帶來新的挑戰
我國經曆了30多年的改革開放,社會結構己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出現了民營企業的創業人員、技術人員、受聘於外資企業的管理技術人員、個體戶、私營企業主等一些新的社會階層,這些階層都有著不同的群體利益訴求。因此,黨有效地整合不同利益群體之間利益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和體現著黨的執政能力。從理論上講,社會各階層的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是一致的。但在現實中,不同的階層甚至同一階層的具體利益和眼前利益的衝突是客觀存在的,而且這一衝突越來越成為普遍的社會現象。在計劃經濟體製下,人民群眾的物質利益長期是以平均分配的形式實現,個人利益以服從集體利益為前提。而當今,中國正處於社會轉型期,社會利益主體出現了多元化和複雜化趨勢,人民內部的物質利益矛盾在各種社會矛盾中顯得更為突出。黨群關係出現的種種矛盾,歸結起來,最主要是因為利益的分配和需求不均衡以及利益關係的多元化所引起的。利益主體的多元化對黨群關係和諧帶來新的挑戰。
現階段,影響黨群關係和諧的各階層人民群眾之間的的利益矛盾主要體現在:第一,利益主體多元化給群眾對黨的認同感帶來衝擊。在利益多元化的情況下,黨能否有效整合多方利益,人民群眾能否真正把黨看成是代表和維護其根本利益的“自己的黨”,成為促進或阻礙黨群關係發展的一個大問題。第二,利益差距的擴大使黨的階級基礎和群眾基礎受到影響。利益差距的擴大使黨為全體人民謀利益的宗旨麵臨群眾的質疑和挑戰,利益受損群體產生“誰是我們利益的真正代表者”的疑問。如果群眾利益得不到滿足,甚至受到侵害,群眾就可能重新確認自己的利益代表者,執政黨就可能失去群眾基礎。因而黨不僅要協調好傳統的工人階級和農民階級的利益,還要協調好新生社會階層之間利益矛盾。
當今,更由於改革己經發展到縱深階段,任何一項政策的變化,都不可能達到改革開放前各個群體都同時受益或受益差別不大的狀態。通常國家的一項改革,可能使得某個社會群體獲得利益,而造成另一個群體失去利益。這樣的問題如果得不到及時解決,就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特別是當一些貧困弱勢群體的利益長期得不到黨和政府關注時,他們就會對黨和政府產生不滿情緒,從而引起黨群關係惡化。因此,和諧黨群關係的建構在當下的市場經濟時代中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執政黨如何對各階層人民群眾利益進行合理有效、及時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