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2、文化背景
中國古代文化中黑色是一種莊重而嚴肅的色調,帶有沉重的神秘感。一些學者認為,“黑”之所以產生了惡意,是受到神化傳說和佛教的影響。在佛教術語裏,“白黑”是“善惡”的異名,隨著佛教影響的擴大,這種觀點逐漸被漢民族所接受,所以漢語中多用其象征“邪惡、反動、犯罪”等反麵含義。在英語文化中,black也是所有顏色詞中貶義程度最高的一個。黑色是西方文化中的基本禁忌色,體現了西方人精神上的擯棄和厭惡。black的這種聯想意義與基督教文化有著密切的關係。在聖經裏,黑色象征魔鬼、邪惡。如魔鬼Satan曾經是白色天使,隻因其觸怒上帝而被逐出天堂流放到黑暗的地獄,之後被燒成了一個黑色的魔鬼。再比如Black Friday因耶酥受難而成了大災大難、凶險不詳的日子,並因此強化了黑色與死亡的聯想。因此,黑色在西方文化中被認為是“死色”,象征“死亡、凶兆、災難”,帶有痛苦與不幸的含義,如Black Mass安靈彌撒。
六、white與白
1、詞義內涵
漢英文化中白色的象征意義有很大差異。白色在中國文化中有著相差甚遠甚至互為矛盾的文化含義,有時表示“純潔、無辜”;有時又與“死亡、恐怖、喪事”相聯係。但在英語文化中,white最常引申為“清白的”、“純潔的”等褒義。如新娘在婚禮上穿白色婚紗,代表愛情的純潔和婚姻的貞潔,在white wedding、white soul中也意指純潔。白色在英語中又象征“公正、正直、誠實”,例如white hands(公正廉潔的),white spirit(正直的精神),whiteman(忠實可靠的人),white list(指守法人士、合法機構等的名單,與black list對應)。white也象征“幸運、吉利”,如white magic,white day,white Christmas均帶有此寓意,days marked with a white stone指幸福的日子(古羅馬人如果這一天過得很走運的話就會用白石頭或者粉筆在日曆上做記號;反之,過得比較不走運的話就用黑石頭或者木炭做記號)。此外,它還有“善良的、無惡意的”含義,例如a white lie,a white witch。
除以上這些褒義之外,white在一些表達中也以貶義出現。比如在西方的鬥雞比賽中,人們認為尾部有白羽毛的公雞肯定是膽小、不善鬥的公雞,後來white feather被引申為“膽小、怯弱”。white trash指沒有文化且窮困潦倒的白人,他們是白人中社會地位最低的一個階層。另外white在英語文化中還有“無用”之意。相傳古羅馬的皇帝對他所不喜歡的臣子的一種懲罰方式便是送他一頭白象,因大象龐大無用,且飼養費用極高,臣子不堪負擔。後來white elephant被用來形容昂貴而又無用之物。
另外,還應注意white的一些特殊引申義以及習語表達。如white job(腦力工作),white hope(被寄予厚望的人),bleed a person white(榨幹血汗),white war(經濟戰),white-livered(怯懦的),mark with a white stone(大書特書),white sale(大減價),white coffee(牛奶咖啡),white night(不眠之夜),whitewash(掩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