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2、忌談隱私
西方社會中出於對個人價值的尊重,個人隱私權也得到宣揚和保護。個人是一個獨立的不依賴他人的自主的實體,人們的一切行為都以個人為中心,個人利益不可侵犯,這種行為準則滲透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麵。因而英美國家的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不喜歡涉及個人私事,認為是對隱私的侵犯。所以,在問候英美人時,應忌談諸如年齡、家庭狀況、婚姻狀況以及經濟收入等問題,也不應像漢語中一樣問“Where are you going?”,這些問題往往是非常冒昧和失禮的。對西方人來說這一問候似乎是想獲得某種信息,而去哪裏是個人私事,除非對方是自己上司或關係密切的朋友,否則一般不願奉告。
3、避談政治、宗教信仰
英美國家中,政治信仰也屬個人隱私,涉及到個人立場。在談論有關政治方麵的話題時,不同政治傾向的人會發表各自不同的意見或看法。因此,談及此話題時一定要謹慎,不了解情況亂加評論可能會引起意見衝突,導致不愉快的後果(杜學增,1998:122)。此外,宗教信仰也屬此類話題,中國曆經兩千多年的封建專製統治,皇權勝於神權,沒有一種宗教占統治地位,總體而言,是一個非宗教的國家。然而在西方,基督教和天主教一直是占統治地位的宗教。宗教信仰在英美人看來是一個很敏感的話題,應盡量避免談及,否則可能會在不經意間得罪對方,從而影響交際初衷。
4、入鄉隨俗
入鄉隨俗是融入對方文化進行交際的有效方式。與西方人交往,就要了解他們的文化習俗。英國人在問候時喜歡以天氣為話題,大家見麵常說“Lovely day, isn’t it?”、“It looks like rain, don’t you think?”這主要因為英國的天氣反複無常,對老百姓的生活影響很大,是人們比較關心的話題;而且,談論天氣不會涉及到敏感問題而造成對方不快,也是一個安全的話題。除此之外,英美人經常用稱讚話語來問候,例如見到有人在擦車,中國人會問“洗車啊”,而英美人則常說“Hello. You are doing a good job.”或“Hi. That’s a nice bike.”
應該注意的是,隨著國際社會各方麵交流的增強,以及對外合作與交流的深入發展,英漢招呼語也受到了相互的影響。比如中國年輕人開始喜歡用“嗨!”、“你好!”來相互問候,而英語中也已接受Long time no see.這種中國式的問候。雖然英漢招呼語有互相接近的傾向,但他們的差異仍然存在。在跨文化交際中一定要考慮到這種差異,盡量避免語用失誤,促使交流順利進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