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廣西旅遊業現狀和前景展望

按照《旅遊規劃通則》的概括,“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凡能對旅遊者產生吸引力,可以為旅遊業開發利用,並可產生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各種事物和因素”,均可被視為旅遊資源。廣西地處亞熱帶,旅遊資源非常豐富,發展前景非常廣闊。

(一)廣西旅遊業發展現狀

1.基礎具備

近年來,廣西城鎮化發展很快,形成像南寧、桂林這樣的國際性城市。接待能力明顯提升,2007年廣西擁有星級酒店有384家,其中五星級11家,四星級32家,三星級177家;綠色旅遊飯店金葉級10家,銀葉級44家。以沿海港口為龍頭,南昆鐵路為骨幹,高等級公路、水運、航空和其他基礎設施相配套的出海大通道框架已形成。各市、縣全部實現國內外直撥電話和無線移動電話服務。

2.產業形成

廣西旅遊業經過多年的發展,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產業要素不斷優化,旅遊產業素質明顯提升,旅遊產品特色化明顯,旅遊企業數量大幅增加。入境市場、國內市場和出境市場(含邊境旅遊)穩步發展,全區旅遊接待人數和旅遊收入連年創曆史新高,旅遊業已發展成為廣西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已完成了旅遊資源大省到中國旅遊大省的轉換,正逐步向中國旅遊強省邁進,旅遊產業發展基礎良好。

3.品牌初具

近年來,廣西實施資源整合、品牌帶動、質量提升、結構調整和綠色發展戰略,形成以濱海休閑、邊關跨國、山水生態、民族風情、曆史文化、會展商務為主題的旅遊品牌,包括甲天下的桂林山水,“亞洲第一大跨國瀑布”—— 德天瀑布、“中國第一灘”——北海銀灘、“世界最大的天坑群”——百色天坑、“百色風雷、兩江紅旗”——紅色旅遊、印象·劉三姐、樂滿地、中華白海豚、中國—東盟博覽會等。

4.潛力很大

廣西旅遊業雖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和發達省市相比,差距還很大,不但落後於沿海省市,也落後於周邊的雲南、貴州。存在的主要問題有:(○)(1)基礎設施建設比較滯後,區位優勢還未變成交通優勢,環境優勢和地緣優勢還未變成市場優勢和產品優勢,極具發展潛力的都市支撐還未形成現實優勢;(○)(2)區域旅遊合作比較脆弱,合作層次不夠深入,合作機製還沒有形成;(○)(3)整體形象不鮮明,知名度有待提高;(○)(4)旅遊資源開發分散、規模小、品質不高、聯係不緊;(○)(5)要素資源(土地、資金、信息、技術、管理、產權)短缺,發展活力不足。麵臨的挑戰有強勢產業搶占資源和擠壓、周邊同類旅遊產品的激烈競爭、生態環境脆弱(海灣生態最易受工業化的汙染)的威脅、複雜敏感的地緣政治和經濟關係的不利影響等。